钢筋混凝土路面板早龄期力学行为特性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钢筋混凝土路面研究 | 第10-13页 |
·混凝土路面早龄期理论研究 | 第13-15页 |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研究目标 | 第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钢筋混凝土路面早龄期力学行为数值分析 | 第17-36页 |
·早龄期分析模型设计构思 | 第17-18页 |
·本构模型选择 | 第18-24页 |
·钢筋模型 | 第18-19页 |
·混凝土早龄期模型 | 第19-24页 |
·接触单元模型 | 第24页 |
·早龄期分析模型建立 | 第24-27页 |
·路面温度场计算 | 第25页 |
·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25-27页 |
·数值模拟对比验证 | 第27-28页 |
·钢筋混凝土路面早龄期力学行为分析 | 第28-35页 |
·路面早龄期温度场性状 | 第29页 |
·路面板早龄期变形行为分析 | 第29-31页 |
·路面板早龄期应力行为分析 | 第31-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路面早龄期力学行为特性分析 | 第36-59页 |
·早龄期力学行为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36-48页 |
·敏感性分析参数取值 | 第36-37页 |
·混凝土材料参数特性分析 | 第37-40页 |
·钢筋设计参数特性分析 | 第40-43页 |
·路面结构参数特性分析 | 第43-46页 |
·敏感性分析结果 | 第46-48页 |
·不同施工环境下路面板早龄期性状对比 | 第48-53页 |
·不同季节施工路面板早龄期性状 | 第48-50页 |
·不同施工时刻路面板早龄期性状 | 第50-53页 |
·不同结构早龄期力学性状对比 | 第53-56页 |
·分析工况设计与计算假定 | 第53页 |
·JRCP与JPCP、CRCP性状对比 | 第53-55页 |
·双层钢筋路面与单层钢筋路面性状对比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9页 |
第四章 早期固化性状对钢筋混凝土路面性能的影响 | 第59-72页 |
·计算模型参数 | 第59-61页 |
·路面结构参数 | 第59-60页 |
·车辆荷载参数 | 第60页 |
·早龄期路面温度参数 | 第60-61页 |
·路面板早龄期计算基准性状 | 第61-62页 |
·考虑早期基准性状的路面板受荷力学特性分析 | 第62-70页 |
·车辆荷载对向上翘曲路面板的影响 | 第63-66页 |
·车辆荷载对向下翘曲路面板的影响 | 第66-68页 |
·与普通混凝土路面对比分析 | 第68-69页 |
·与国外同类研究对比分析 | 第69-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五章 钢筋混凝土足尺板室外早龄期试验研究 | 第72-94页 |
·足尺板早龄期力学行为试验研究 | 第72-78页 |
·足尺板试验构思 | 第72页 |
·试验监测内容及结构材料参数 | 第72-73页 |
·足尺板监测设计 | 第73-77页 |
·监测过程 | 第77-78页 |
·足尺板试验监测结果分析 | 第78-89页 |
·混凝土材料试验结果 | 第78-79页 |
·温度场监测结果 | 第79-80页 |
·位移监测结果 | 第80-82页 |
·混凝土内应变监测结果 | 第82-86页 |
·钢筋应力监测结果 | 第86-87页 |
·足尺板应力综合分析 | 第87-89页 |
·有限元模拟与试验对比 | 第89-92页 |
·参数选择 | 第89-90页 |
·温度场计算对比 | 第90页 |
·有限元模拟与试验对比 | 第90-92页 |
·钢筋混凝土面板早龄期性状特性分析 | 第92页 |
·本章小结 | 第92-9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94-97页 |
本文主要结论 | 第94-96页 |
研究展望 | 第96-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2页 |
致谢 | 第102-103页 |
个人简介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