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7页 |
| 摘要 | 第7-9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9-15页 |
| ·高温与干旱胁迫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 第9-10页 |
| ·高温胁迫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 第9页 |
| ·干旱胁迫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 第9-10页 |
| ·高温与干旱互作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 第10页 |
| ·高温与干旱胁迫对小麦淀粉品质的影响 | 第10-11页 |
| ·高温胁迫对淀粉品质的影响 | 第10页 |
| ·干旱胁迫对淀粉品质的影响 | 第10页 |
| ·高温与干旱互作对淀粉品质的影响 | 第10-11页 |
| ·高温和干旱胁迫对淀粉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 第11-12页 |
| ·高温胁迫对淀粉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 第12页 |
| ·干旱胁迫对淀粉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 第12页 |
| ·高温和干旱胁迫对淀粉合成酶基因表达影响 | 第12-13页 |
| ·高温胁迫对淀粉合成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12-13页 |
| ·干旱胁迫对淀粉合成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13页 |
| ·实时定量PCR在基因表达检测中的应用 | 第13-15页 |
| ·实时定量PCR的检测原理 | 第13页 |
| ·定量理论 | 第13-15页 |
| 2. 引言 | 第15-16页 |
| 3. 材料与方法 | 第16-23页 |
| ·试验材料及处理 | 第16页 |
| ·田间取样 | 第16页 |
|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16-18页 |
| ·主要仪器 | 第17页 |
| ·实验试剂 | 第17页 |
| ·PCR引物 | 第17-18页 |
| ·实验方法 | 第18-20页 |
| ·籽粒淀粉含量及其组分的测定 | 第18页 |
| ·总RNA提取及质量鉴定 | 第18-20页 |
| ·反转录:cDNA第一链的合成 | 第20-21页 |
|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第21-22页 |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22-23页 |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3-37页 |
| ·花后高温、干旱及其复合胁迫对粒重的影响 | 第23页 |
| ·花后高温、干旱及复合胁迫对籽粒体积的影响 | 第23-24页 |
| ·花后高温、干旱及复合胁迫对籽粒淀粉含量的影响 | 第24-26页 |
| ·籽粒总淀粉含量的变化 | 第24页 |
| ·籽粒直链和支链淀粉含量的变化 | 第24-25页 |
| ·淀粉支/直比的变化 | 第25-26页 |
| ·花后高温、干旱及复合胁迫对淀粉合成酶基因在转录水平的影响 | 第26-34页 |
| ·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基因在转录水平的表达 | 第26-28页 |
| ·颗粒结合淀粉合成酶基因在转录水平的表达 | 第28页 |
| ·淀粉合成酶基因在转录水平的表达 | 第28-30页 |
| ·淀粉分支酶基因在转录水平的表达 | 第30-32页 |
| ·淀粉去分支酶基因在转录水平的表达 | 第32-33页 |
| ·淀粉磷酸化酶基因在转录水平的表达 | 第33-34页 |
| ·花后高温、干旱及其互作对淀粉合成关键酶基因在转录水平的影响 | 第34-37页 |
| 5. 结论与讨论 | 第37-40页 |
| ·结论 | 第37页 |
| ·讨论 | 第37-40页 |
| ·高温、干旱及其复合胁迫对小麦籽粒23个淀粉合成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37-38页 |
| ·淀粉合成酶基因在不同胁迫条件下表达水平的差异 | 第38页 |
| ·高温、干旱及其复合胁迫下基因的差异表达导致籽粒淀粉支/直比降低 | 第38-39页 |
| ·不同温度和水分处理下淀粉含量和粒重的下降 | 第39-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5页 |
| ABSTRACT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