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理论的嬗变--从卢梭、托克维尔到马克思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6页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6-18页 |
·选题背景 | 第16-17页 |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文献综述 | 第18-25页 |
·关于卢梭 | 第18-21页 |
·关于托克维尔 | 第21-23页 |
·关于马克思 | 第23-24页 |
·总述 | 第24-25页 |
·写作思路 | 第25-26页 |
第二章 民主概述 | 第26-47页 |
·民主的含义 | 第26-30页 |
·民主的概念 | 第26-27页 |
·民主与相近术语辨析 | 第27-30页 |
·民主的几种主要分类 | 第30-34页 |
·直接民主与代议民主 | 第30-31页 |
·保护型民主与发展型民主 | 第31-32页 |
·政治民主、社会民主与经济民主 | 第32-33页 |
·实质民主与程序民主 | 第33-34页 |
·民主的早期实践 | 第34-38页 |
·雅典民主 | 第34-35页 |
·罗马共和国 | 第35-36页 |
·意大利的城市国家 | 第36页 |
·英国的宪政传统 | 第36-37页 |
·日内瓦共和国 | 第37-38页 |
·卢梭之前民主理论的发展 | 第38-47页 |
·古典民主理论 | 第38-40页 |
·共和主义民主思想 | 第40-41页 |
·自由主义民主思想 | 第41-47页 |
第三章 民主之剑:卢梭向旧秩序宣战 | 第47-67页 |
·卢梭民主理论产生的背景 | 第47-50页 |
·社会变革的呼唤 | 第47页 |
·启蒙理性的孕育 | 第47-48页 |
·卢梭独特的个人气质和经历 | 第48-50页 |
·卢梭民主理论的前提 | 第50-54页 |
·异化和平等理论 | 第50-52页 |
·社会契约论 | 第52-54页 |
·卢梭式民主 | 第54-61页 |
·“公意”和“众意” | 第54-55页 |
·人民主权 | 第55-58页 |
·直接民主 | 第58-59页 |
·法治和公民宗教 | 第59-60页 |
·革命的权利 | 第60-61页 |
·卢梭民主理论的缺陷 | 第61-64页 |
·公意学说的困惑 | 第61-62页 |
·直接民主操作中的困境 | 第62-63页 |
·“圣人立法”的悖论 | 第63页 |
·不受法律约束的主权 | 第63-64页 |
·对卢梭民主理论的评价 | 第64-67页 |
·旧秩序的结束 | 第64页 |
·卢梭民主理论的歧变 | 第64-65页 |
·总评 | 第65-67页 |
第四章 民主之鞘:托克维尔对民主的保护 | 第67-97页 |
·托克维尔民主理论的现实条件和理论渊源 | 第67-72页 |
·托克维尔民主理论的历史背景 | 第67-70页 |
·托克维尔民主理论的学理来源 | 第70-72页 |
·托克维尔民主理论的卢梭遗产 | 第72-76页 |
·珍视平等 | 第73-74页 |
·重视政治参与 | 第74页 |
·公民宗教 | 第74-75页 |
·民主新道德 | 第75-76页 |
·托克维尔民主理论的主要贡献 | 第76-82页 |
·从“公意”和“人民主权”到防止“多数的暴政” | 第76-79页 |
·从直接民主制到代议民主制 | 第79-80页 |
·从“主权不可分割”到司法独立和地方分权 | 第80-82页 |
·民主的好处、弊病及救治办法 | 第82-91页 |
·“民主的真正好处” | 第82-84页 |
·民主社会“新的弊病” | 第84-87页 |
·完善民主制度的一些措施 | 第87-91页 |
·托克维尔民主理论的评价 | 第91-97页 |
·对卢梭民主理论的继承与批判 | 第93-94页 |
·托克维尔的“新政治科学” | 第94-97页 |
第五章 民主之术:马克思在民主理论上的超越 | 第97-126页 |
·民主:马克思政治思想的核心价值理念 | 第97-98页 |
·马克思民主理论的理论来源和历史发展 | 第98-111页 |
·理论来源 | 第98-102页 |
·形成和发展 | 第102-111页 |
·马克思视角下的民主 | 第111-116页 |
·民主的一般概念 | 第111-113页 |
·民主的普遍性 | 第113-114页 |
·民主的形式 | 第114-116页 |
·马克思对卢梭、托克维尔民主理论的扬弃 | 第116-126页 |
·卢梭、托克维尔民主理论对马克思的影响 | 第117-122页 |
·马克思对民主理论的继承和超越 | 第122-126页 |
第六章 影响和启示 | 第126-142页 |
·卢梭、马克思、托克维尔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影响 | 第126-128页 |
·民主理论嬗变给我们的启示 | 第128-142页 |
·人民主权的实现 | 第128-134页 |
·基层自治 | 第134-136页 |
·公民社会 | 第136-138页 |
·民主的全面性 | 第138-139页 |
·法治的民主功能 | 第139-142页 |
结语 | 第142-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143-149页 |
致谢 | 第149-150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