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气化、电能应用论文--电力拖动(电气传动)论文--控制系统论文--同步旋转及随动系统论文

数字交流永磁伺服系统的动态性能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图、表清单第9-12页
注释表第12-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1页
   ·课题研究背景第13页
   ·伺服系统概述及其发展趋势第13-15页
     ·伺服系统的概念第13-14页
     ·伺服系统的发展第14页
     ·伺服系统的发展趋势第14-15页
   ·永磁交流伺服系统第15-18页
     ·永磁交流伺服系统概述第15-16页
     ·永磁交流电机控制策略第16页
     ·永磁交流伺服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18页
   ·滑模变结构控制理论和应用第18-19页
     ·滑模变结构控制第18-19页
     ·滑模变结构控制在电机控制中的应用第19页
   ·交流伺服系统的性能指标第19-20页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0-21页
第二章 永磁同步电机及其矢量控制策略第21-31页
   ·引言第21页
   ·PMSM 数学模型第21-24页
     ·PMSM 在静止坐标系下的基本方程第21-22页
     ·PMSM 坐标变换原理第22-23页
     ·PMSM 在 dq0 坐标系下的基本方程第23-24页
   ·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策略第24-25页
     ·PMSM 矢量控制技术第24页
     ·电流控制策略第24-25页
   ·空间电压矢量脉宽调制策略第25-30页
     ·电压矢量与磁链的关系第26-27页
     ·基本空间电压矢量第27页
     ·Usref 所在扇区号的确定第27-28页
     ·空间电压矢量合成与作用时间第28-29页
     ·确定 DSP 比较器寄存器装载值第29-30页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永磁交流伺服系统的设计及仿真分析第31-53页
   ·引言第31页
   ·永磁交流伺服系统控制器的设计第31-36页
     ·电流控制器设计第31-33页
     ·速度调节器设计第33-34页
     ·永磁同步伺服系统的建模仿真第34-36页
   ·微分负反馈 Bang-Bang 抗积分饱和 PID 控制器设计与仿真分析第36-41页
     ·常规 PID 控制器第36-37页
     ·改进 PID 控制器第37-39页
     ·改进后速度控制器的仿真与分析第39-41页
   ·滑模变结构控制第41-47页
     ·滑模变结构控制基本原理第41-43页
     ·滑模面的选取第43-45页
     ·控制规律的选取第45-46页
     ·速度滑模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分析第46-47页
   ·转动惯量辨识第47-52页
     ·加减速法第47-50页
     ·模型参考自适应辨识法第50-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四章 伺服系统的软硬件设计第53-67页
   ·引言第53页
   ·系统硬件设计第53-58页
     ·主功率电路及保护电路第53-55页
     ·DSP2407 控制板及其供电电路第55-56页
     ·检测调理电路第56-58页
     ·多路输出反激电源第58页
   ·系统软件设计第58-66页
     ·软件占用的 DSP 资源第58页
     ·伺服系统软件结构第58-61页
     ·转子初始定位第61-62页
     ·角度和速度计算第62-64页
     ·电流采样和滤波第64页
     ·控制器模块第64-66页
   ·小结第66-67页
第五章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67-70页
   ·引言第67页
   ·电流环实验第67-68页
   ·速度环实验第68-69页
     ·速度环采用常规 PI 控制实验第68页
     ·速度环采用改进 PI 控制实验第68-69页
     ·速度环采用滑模控制实验第69页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六章 结论第70-71页
   ·工作总结第70页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5页
致谢第75-76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热流条件下碳氢燃料主动冷却流动换热数值研究
下一篇:低速大转矩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的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