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元件、部件论文--发送器(变换器)、传感器论文--化学传感器论文

希夫碱类荧光、比色化学传感器的合成与性质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9页
   ·分子识别和化学传感器第9-10页
   ·荧光探针的设计第10-11页
     ·常见的荧光团第10-11页
     ·识别基团第11页
   ·荧光探针的性质评价第11-12页
   ·荧光探针的识别机制第12-23页
     ·光致电子转移(PET)第12-15页
     ·分子内电荷转移(ICT)机制第15-16页
     ·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ESIPT)机制第16-17页
     ·化学反应机制第17-19页
     ·异构化机制第19-20页
     ·激基缔合物或激基复合物机制第20-21页
     ·共振能量转移机制第21-23页
   ·比色传感器第23-24页
   ·小结第24-25页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第25页
   ·创新性第25-26页
 参考文献第26-29页
第二章 2,5-二甲氧基苯甲醛缩氨基硫脲对于Hg~(2+)和I~-的连续循环荧光探针第29-47页
   ·引言第29页
   ·实验部分第29-31页
     ·实验原料第29-30页
     ·实验仪器第30页
     ·荧光仪器参数设置第30页
     ·合成路线第30页
     ·2,5-二甲氧基苯甲醛缩氨基硫脲(1)在有机溶剂中合成第30-31页
     ·化合物1用机械化学法制备第31页
     ·荧光强度的测定方法第31页
   ·结果与讨论第31-36页
     ·溶剂对化合物1的荧光光谱的影响第31-32页
     ·pH值对荧光探针1的影响第32页
     ·对常见金属离子的识别第32-34页
     ·其他金属离子对汞离子识别的影响第34页
     ·不同浓度的汞离子对荧光探针荧光光谱的影响第34-35页
     ·荧光探针1的检测限第35-36页
   ·荧光探针1与汞离子的识别机理第36-38页
     ·JOB滴定实验第36页
     ·荧光探针1与1-Hg配合物红外分析第36-37页
     ·核磁滴定第37-38页
     ·荧光探针1与汞离子配位模式第38页
   ·1-Hg对碘离子的识别研究第38-39页
     ·碘离子探针的设计思路第38-39页
     ·荧光测试条件第39页
   ·1-Hg荧光测试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9-42页
     ·探针1-Hg对阴离子的选择性第39-40页
     ·探针1-Hg的裸眼识别和紫外灯下识别第40页
     ·荧光探针1-Hg对不同浓度碘离子的滴定的荧光光谱的变化第40-41页
     ·不同浓度的碘离子对1-Hg荧光光谱的影响第41-42页
     ·机理研究第42页
   ·基于化合物1所设计的对于Hg~(2+)和I~-的连续循环测试器件第42-43页
   ·小结第43页
 参考文献第43-47页
第三章 基于罗丹明B的铜离子比色化学传感器的合成以及性质研究第47-60页
   ·引言第47页
   ·实验部分第47-49页
     ·实验原料第47页
     ·实验仪器第47-48页
     ·罗丹明B酰肼缩邻香草醛希夫碱(2)的合成与表征第48页
     ·化合物2的合成第48-49页
     ·标准溶液的配置第49页
     ·测量方法第49页
   ·化合物2的紫外识别第49-57页
     ·pH值对化合物2紫外吸收光谱的影响第49-50页
     ·化合物2对金属离子的选择性第50-51页
     ·其他金属离子对汞离子识别的影响第51-52页
     ·铜离子对化合物2紫外吸收光谱的影响第52-53页
     ·机理分析第53-54页
     ·化合物2对铜离子的检测性能第54-55页
     ·对铜离子的试纸检测第55页
     ·2的晶体结构第55-57页
   ·小结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0页
第四章 水杨酰肼希夫碱对铝离子的选择性识别第60-69页
   ·引言第60页
   ·实验部分第60-61页
     ·实验原料第60页
     ·实验仪器第60-61页
     ·荧光仪器参数设置第61页
   ·实验过程第61-62页
     ·目标分子合成路线第61页
     ·2,4二羟基苯甲醛缩水杨酰肼(3)在有机溶剂中合成第61-62页
     ·荧光强度的测定方法第62页
   ·结果与讨论第62-67页
     ·溶剂对化合物3的荧光光谱的影响第62-63页
     ·pH值对荧光探针3的影响第63页
     ·对常见金属离子的识别第63-65页
     ·其他金属离子对汞离子识别的影响第65页
     ·不同浓度的铝离子对荧光探针荧光光谱的影响第65-66页
     ·荧光探针3的检测限第66-67页
     ·荧光探针3与铝离子的识别机理第67页
     ·JOB滴定实验第67页
   ·小结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69页
附图第69-71页
硕士阶段工作成绩简介第71-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4-水杨酰基氨基硫脲衍生物及其铁金属冠醚的合成、表征和生物活性的研究
下一篇:海南参薯糖化工艺研究及其动力学模型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