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3页 |
| 引言 | 第13-16页 |
| 第一部分 分类敏感问题分层二阶段整群抽样调查的统计方法 | 第16-43页 |
| 1. 二分类敏感问题Wanrer模型的分层二阶段整群抽样 | 第16-20页 |
| 2. 二分类敏感问题Simmons模型的分层二阶段整群抽样 | 第20-24页 |
| 3. 二分类敏感问题双无关问题模型的分层二阶段整群抽样 | 第24-29页 |
| 4. 二分类敏感问题改进的RRT模型的分层二阶段整群抽样 | 第29-33页 |
| 5. 多分类敏感问题单一样本RRT模型的分层二阶段整群抽样 | 第33-37页 |
| 6. 多分类敏感问题随机间接回答模型的分层二阶段整群抽样 | 第37-43页 |
| 第二部分 北京市男男性行为人群敏感问题特征的预调查 | 第43-65页 |
| 1.前言 | 第43-44页 |
| 2.调查设计 | 第44-48页 |
| 3.调查分析结果 | 第48-65页 |
| 第三部分 北京市男男性行为人群性行为特征抽样调查样本大小的估计 | 第65-86页 |
| 1.各指标调查的样本大小估计 | 第66-84页 |
| 2.最终样本大小的确定 | 第84-86页 |
| 讨论 | 第86-90页 |
| 一、敏感性问题调查研究在科学研究中的必要性 | 第86-87页 |
| 二、RRT调查敏感问题的优势及几种RRT方法的比较 | 第87页 |
| 三、本文对敏感问题抽样调查统计方法的贡献 | 第87-88页 |
| 四、本文研究方法的信度与效度 | 第88-89页 |
| 五、随机应答技术调查敏感问题时的注意事项 | 第89-90页 |
| 总结与展望 | 第90-92页 |
| 一、本人主要负责完成的工作 | 第90-91页 |
| 二、本研究的展望 | 第91-92页 |
| 参考文献 | 第92-98页 |
| 综述 | 第98-11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6-111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111-112页 |
| 附录 | 第112-115页 |
| 致谢 | 第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