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5页 |
引言 | 第15-30页 |
1. 历史背景 | 第15-20页 |
2. 前人工作 | 第20-27页 |
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27-29页 |
4. 本文创新点 | 第29-30页 |
1. 太阳运动理论研究 | 第30-86页 |
·基本观测数据的确定 | 第30-55页 |
·方位的确定 | 第30-34页 |
·北极高度 | 第34-36页 |
·地半径差 | 第36-43页 |
·蒙气差 | 第43-55页 |
·太阳基本运动模型概述 | 第55-61页 |
·《崇祯历书》中的太阳运动模型概述 | 第55-57页 |
·《历象考成》中的太阳运动模型概述 | 第57-61页 |
·太阳运动模型的确定 | 第61-72页 |
·《崇祯历书》中偏心圆模型参数的确定 | 第61-65页 |
·《历象考成》中太阳运动模型参数的确定 | 第65-69页 |
·《历象考成》本轮-均轮模型的建立 | 第69-72页 |
·《历象考成》中太阳运动模型的应用 | 第72-84页 |
·《历象考成》中的太阳盈缩差 | 第72-74页 |
·《历象考成》中时差的改进 | 第74-78页 |
·胧影刻分 | 第78-81页 |
·昼夜永短 | 第81-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2. 月运动理论研究 | 第86-128页 |
·月运动模型概述 | 第86-94页 |
·《崇祯历书》与《历象考成》月运动模型基本行度 | 第86-90页 |
·《历象考成》中月亮几种平行度推算及其择食之法 | 第90-94页 |
·《历象考成》月运动模型的确定 | 第94-111页 |
·月运动模型本轮半径的确定 | 第94-98页 |
·月运动模型中各小轮的添加与作用 | 第98-111页 |
·月亮中心差的计算 | 第111-119页 |
·初均数的计算 | 第111-113页 |
·月运动模型二三均数的计算 | 第113-119页 |
·黄白大距及交均 | 第119-126页 |
·《崇祯历书》中的黄白大距及交均 | 第119-122页 |
·《历象考成》中的黄白大距及交均 | 第122-126页 |
·本章小结 | 第126-128页 |
3. 月食理论研究 | 第128-168页 |
·日月交食原理 | 第128-135页 |
·中国古代对日月交食的解释 | 第128-129页 |
·《崇祯历书》中的日月交食概述 | 第129-132页 |
·《历象考成》中的日月交食概述 | 第132-135页 |
·日月视半径的观测 | 第135-144页 |
·《历象考成》中的太阳视径观测法 | 第135-137页 |
·《历象考成》中的月亮视径观测法 | 第137-140页 |
·《崇祯历书》与《历象考成》日月视径观测法比较 | 第140-144页 |
·地影半径的测算 | 第144-150页 |
·《历象考成》中的地影半径推算法 | 第144-146页 |
·《历象考成》中的《地影半径表》造表法 | 第146-150页 |
·月食食限的确定 | 第150-156页 |
·中国古历中的月食食限 | 第150-151页 |
·《历象考成》中的月食食限 | 第151-153页 |
·《历象考成》与《崇祯历书》中月食食限知识的差异 | 第153-156页 |
·月食的食分 | 第156-161页 |
·《历象考成》中的月食食分 | 第156-157页 |
·《崇祯历书》中的月食食分及其与《历象考成》的差异 | 第157-161页 |
·月食五限时刻的确定 | 第161-167页 |
·月食五限概述 | 第161-162页 |
·《崇祯历书》与《历象考成》中的月食五限求解 | 第162-167页 |
·本章小结 | 第167-168页 |
4. 日食理论研究 | 第168-217页 |
·日食食限 | 第168-178页 |
·《崇祯历书》中的日食食限 | 第168-174页 |
·《历象考成》中的日食食限 | 第174-177页 |
·小结 | 第177-178页 |
·日食三限的用时、近时与真时 | 第178-184页 |
·日食三限概述 | 第178-180页 |
·《历象考成》中日食三限时刻的确定过程 | 第180-184页 |
·黄平象限与白平象限 | 第184-192页 |
·正午与黄平象限 | 第184-187页 |
·《历象考成》中的白平象限 | 第187-191页 |
·小结 | 第191-192页 |
·日食的高下差、东西差与南北差 | 第192-215页 |
·中西方古历中的日食视差 | 第192-193页 |
·《崇祯历书》与《历象考成》中的日食视差概述 | 第193-197页 |
·《历象考成》白道视差与《崇祯历书》黄道视差的差 | 第197-202页 |
·《历象考成》中日食三差的求解 | 第202-215页 |
·本章小结 | 第215-217页 |
5. 结语 | 第217-226页 |
·《历象考成》在日月和交食理论方面的主要工作 | 第217-219页 |
·《历象考成》行用时间较短的社会因素 | 第219-222页 |
·《历象考成》的历史局限性及其影响 | 第222-2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26-231页 |
致谢 | 第231-233页 |
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论文 | 第2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