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前言 | 第9-16页 |
·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含义、特点及测评方法 | 第9-12页 |
·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含义 | 第9-10页 |
·学龄期儿童心理行为的发展特点 | 第10-11页 |
·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测评方法 | 第11-12页 |
·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群体研究 | 第12-13页 |
·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双生子研究 | 第13-15页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5-16页 |
2 研究对象、内容及方法 | 第16-22页 |
·研究对象 | 第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卵型鉴定 | 第17页 |
·心理行为问题及测评 | 第17-19页 |
·统计分析 | 第19-21页 |
·一般性统计分析 | 第19页 |
·遗传学分析 | 第19-21页 |
·质量控制 | 第21-22页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22-56页 |
·学龄双生子心理行为问题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22-23页 |
·学龄双生子心理行为检出率 | 第22页 |
·学龄双生子心理行为问题各因子年龄分布情况 | 第22-23页 |
·学龄双生子心理行为问题遗传度分析 | 第23-26页 |
·MZ、SSDZ间心理行为问题得分对内、对间方差及组内相关系数比较 | 第23-24页 |
·学龄双生子各心理行为问题的遗传度估算 | 第24-26页 |
·人口学及家庭环境因素对学龄双生子心理行为问题的影响 | 第26-56页 |
·学龄双生子心理行为问题发生与否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7-28页 |
·学龄双生子社会能力及心理行为问题各因子影响因素分析 | 第28-50页 |
·学龄双生子社会能力及心理行为问题各因子影响因素交互作用分析 | 第50-56页 |
4 讨论 | 第56-64页 |
·双生子研究的优势 | 第56页 |
·学龄期双生子心理行为检出率 | 第56-57页 |
·学龄双生子心理行为问题的遗传效应 | 第57-59页 |
·性别及年龄对学龄双生子心理行为问题的影响 | 第59-60页 |
·性别对学龄双生子心理行为问题各因子的影响 | 第59-60页 |
·年龄对学龄双生子心理行为问题各因子的影响 | 第60页 |
·环境因素对学龄双生子心理行为问题的影响 | 第60-62页 |
·环境因素对学龄双生子心理行为问题发生与否的影响 | 第60页 |
·环境因素对学龄双生子社会能力及心理行为问题各因子的影响 | 第60-62页 |
·环境因素交互作用对学龄双生子心理行为问题的影响 | 第62-63页 |
·本研究的创新性及局限性 | 第63-64页 |
5 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3页 |
附录1 | 第73-74页 |
附录2 | 第74-77页 |
附录3 | 第77-80页 |
附录4 | 第80-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