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部分 引言 | 第8-15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8-9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一)主要概念界定 | 第9-10页 |
(二)教师流失相关内容研究 | 第10-13页 |
(三)教师流失的研究方法 | 第13页 |
三、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一)幼儿园教师隐性流失现状的研究内容 | 第13页 |
(二)幼儿园教师隐性流失成因的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四、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一)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14页 |
(二)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14-15页 |
第二部分 研究设计 | 第15-28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15-17页 |
(一)自编问卷施测人员 | 第15-16页 |
(二)幼儿园教师隐性流失现状问卷的研究对象 | 第16-17页 |
(三)幼儿园教师隐性流失成因问卷的研究对象 | 第17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一)问卷法 | 第17-18页 |
(二)访谈法 | 第18页 |
三、研究工具 | 第18页 |
(一)自编问卷 | 第18页 |
(二)自编访谈提纲 | 第18页 |
四、研究步骤 | 第18-28页 |
(一)幼儿园教师隐性流失现状问卷设计 | 第18-23页 |
(二)幼儿园教师隐性流失成因问卷设计 | 第23-27页 |
(三)资料分析并形成研究论文 | 第27-28页 |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 | 第28-49页 |
一、幼儿园教师隐性流失现状的结果与分析 | 第28-39页 |
(一)幼儿园教师隐性流失的总体状况分析 | 第28-33页 |
(二)幼儿园教师隐性流失各维度在人口学变量的差异分析 | 第33-39页 |
二、幼儿园教师隐性流失成因的结果与分析 | 第39-49页 |
(一)幼儿园教师隐性流失成因的总体状况分析 | 第39-44页 |
(二)不同人口学变量幼儿园教师隐性流失成因各维度状况分析 | 第44-49页 |
第四部分 讨论 | 第49-53页 |
一、幼儿园教师隐性流失的现状讨论 | 第49-51页 |
(一)幼儿园教师的交往与合作局限于表层 | 第49-50页 |
(二)幼儿园教师的理念与认识尚待改善更新 | 第50页 |
(三)幼儿园教师反思与拓展的形式化 | 第50-51页 |
二、幼儿园教师隐性流失的成因讨论 | 第51-53页 |
(一)园所因素的桎梏 | 第51-52页 |
(二)职业认同的不尽人意 | 第52页 |
(三)激励机制的不完善 | 第52-53页 |
第五部分 结论与建议 | 第53-57页 |
一、研究结论 | 第53-54页 |
(一)幼儿园教师隐性流失的现状研究结论 | 第53页 |
(二)幼儿园教师隐性流失成因的研究结论 | 第53-54页 |
二、建议 | 第54-57页 |
(一)追本溯源,厘清生存现状 | 第54页 |
(二)核心保障,强化个体建设 | 第54-55页 |
(三)多维支撑,完善激励机制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附录 | 第60-66页 |
附录一 幼儿园教师隐性流失的现状问卷 | 第60-62页 |
附录二 幼儿园教师隐性流失的成因问卷 | 第62-65页 |
附录三 访谈提纲 | 第65页 |
附录四 访谈提纲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个人简历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