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20页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1. 关于公共服务理论方面的研究 | 第13-16页 |
2. 关于开发区的研究 | 第16-18页 |
(三) 研究目的与方法 | 第18-19页 |
1. 研究目的 | 第18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四) 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19-20页 |
1. 研究思路 | 第19页 |
2.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一、经济开发区公共服务供给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20-27页 |
(一)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22页 |
1. 经济开发区 | 第20-21页 |
2. 公共服务 | 第21-22页 |
(二) 理论基础 | 第22-27页 |
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22-24页 |
2. 多元合作供给理论 | 第24-27页 |
二、上海庙经济开发区公共服务供给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27-32页 |
(一)上海庙经济开发区发展概况 | 第27-28页 |
(二) 上海庙经济开发区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8-30页 |
1. 公共服务功能单一,数量不足,很难满足企业及职工群众的多样化需求 | 第29页 |
2. 公共服务设施短缺,利用不好,不能有效满足职工群众的生活及发展需要 | 第29页 |
3. 公共服务效率低,质量不高,影响企业和投资者的积极性 | 第29-30页 |
(三) 影响上海庙经济开发区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原因分析 | 第30-32页 |
1. 旗区管理权限划分不清,关系尚未理顺 | 第30页 |
2. 财政体制不合理,财政支出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 | 第30-31页 |
3. 开发区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单一,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弱 | 第31-32页 |
三、国外经济开发区公共服务主要模式及借鉴 | 第32-35页 |
(一) 国外经济开发区公共服务典型模式 | 第32-33页 |
1. 盎格鲁——萨克逊模式 | 第32页 |
2. 欧洲模式 | 第32-33页 |
3. 东亚模式 | 第33页 |
(二) 国外公共服务供给的经验 | 第33-35页 |
1. 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中承担首要责任 | 第33页 |
2. 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要求政府、非营利组织和市场的有效平衡 | 第33-34页 |
3. 公立服务实体具有较强的相对独立性 | 第34页 |
4. 在公共服务供给中引入竞争激励机制 | 第34-35页 |
四、上海庙经济开发区公共服务供给问题解决的思路与对策 | 第35-47页 |
(一) 总体思路及原则 | 第35-37页 |
1. 总体思路 | 第35-36页 |
2. 基本原则 | 第36-37页 |
(二) 上海庙经济开发区多元合作供给模式主要内容 | 第37-40页 |
1. 上海庙开发区多元化公共服务供给范围 | 第37-38页 |
2. 上海庙经济开发区多元化公共服务供给主体 | 第38-39页 |
3. 上海庙开发区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方式 | 第39页 |
4. 上海庙开发区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流程 | 第39-40页 |
(三) 对策措施 | 第40-47页 |
1. 加强开发区公共服务主体能力建设,明确相关主体责任 | 第41-42页 |
2. 加强开发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效率 | 第42-44页 |
3. 健全开发区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优化“多元一体”合作环境 | 第44-46页 |
4. 加强园区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文化建设,培育园区公共精神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