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8页 |
1 选题背景 | 第9页 |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0-11页 |
·企业风险管理理论的研究 | 第10-11页 |
·关于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 | 第11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1-15页 |
·关于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的研究 | 第11-12页 |
·关于财务风险的研究 | 第12-14页 |
·关于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 | 第14-15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5页 |
4 研究的方法、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第15-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财务风险管理基础理论 | 第18-23页 |
1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8-19页 |
·代理理论 | 第18页 |
·信号传递理论 | 第18-19页 |
2 财务风险含义及其类型 | 第19-23页 |
·财务风险的含义 | 第19页 |
·财务风险的类型 | 第19-23页 |
·按财务风险的成因分类 | 第19-20页 |
·按财务活动的基本内容分类 | 第20-23页 |
第三章 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识别 | 第23-30页 |
1 信息技术业的界定 | 第23页 |
2 我国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的行业特征 | 第23-25页 |
·创新性 | 第23-24页 |
·高风险性 | 第24页 |
·产业带动性 | 第24-25页 |
3 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识别 | 第25-30页 |
·财务风险识别的内容 | 第25页 |
·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识别 | 第25-30页 |
·筹资风险 | 第26页 |
·投资风险 | 第26-27页 |
·资金回收风险 | 第27-28页 |
·收益分配风险 | 第28-30页 |
第四章 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建立 | 第30-42页 |
1 财务危机预警 | 第30-32页 |
·财务危机的界定 | 第30-31页 |
·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分类 | 第31-32页 |
·单变量模型 | 第31页 |
·多变量模型 | 第31-32页 |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 第32页 |
·财务危机预警指标的特征 | 第32页 |
2 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模型的构建 | 第32-42页 |
·样本和财务指标的选取 | 第32-35页 |
·实证分析 | 第35-42页 |
·因子分析 | 第35-39页 |
·Logistic财务预警模型的建立 | 第39-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第五章 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应对措施 | 第42-48页 |
1 完善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 | 第42-43页 |
2 将财务风险管理与企业目标紧密衔接 | 第43-44页 |
3 全面识别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 | 第44页 |
4 准确评估财务风险,构建风险预警模型 | 第44-45页 |
5 加强财务活动各环节的风险管理 | 第45-47页 |
·优化资本结构,提升企业价值 | 第45-46页 |
·加大研发投入,稳妥推进项目建设 | 第46页 |
·合理配置资源,加速资产周转 | 第46页 |
·根据发展要求制定股利政策,合理分配公司留存收益 | 第46-47页 |
6 建立系统化的财务风险信息系统 | 第47页 |
7 规范信息披露,加强外部监管 | 第47-48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48-49页 |
1 研究不足之处 | 第48页 |
2 可进一步研究之处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作者简历 | 第54-55页 |
附录 | 第55-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