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6页 |
·问题提出 | 第9-10页 |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4-16页 |
第2章 核心概念及界定 | 第16-22页 |
·红色资源的概念 | 第16-18页 |
·红色资源的内涵 | 第18-19页 |
·海西红色资源的界定 | 第19-22页 |
第3章 海西红色资源的概况及其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 第22-35页 |
·海西红色资源的分布概况 | 第22-23页 |
·海西红色资源的特点 | 第23-30页 |
·内容完整 | 第24-26页 |
·类型齐全 | 第26-30页 |
·重点突出 | 第30页 |
·海西红色资源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 第30-35页 |
·符合当代大学生自身成长的迫切要求 | 第30-32页 |
·符合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要求 | 第32-33页 |
·符合海西红色资源德育功能的基本要求 | 第33-35页 |
第4章 海西红色资源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现状 | 第35-48页 |
·调研综述 | 第35-43页 |
·重形式轻内容,有“走过场”倾向 | 第35-38页 |
·重点轻面,有狭隘性倾向 | 第38-40页 |
·重传统轻创新,有滞后性倾向 | 第40-41页 |
·客观事实和主观需求矛盾的突出,海西红色资源推广运用源尚有巨大空间 | 第41-43页 |
·成因分析 | 第43-48页 |
·高校运用实效性欠佳 | 第44-45页 |
·政府整合开发不力 | 第45-47页 |
·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 第47-48页 |
第5章 海西红色资源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原则和途径 | 第48-59页 |
·坚持导向性原则,发挥海西红色资源的导向功能,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向 | 第48-51页 |
·注重海西红色资源精神内核的挖掘,这是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正确方向的基础 | 第49-50页 |
·赋予海西红色资源新的时代精神。这是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关键 | 第50-51页 |
·坚持主体性原则,充分发挥大学生在海西红色资源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 第51-53页 |
·优化课堂教育 | 第51-52页 |
·丰富实践体验 | 第52-53页 |
·坚持隐性教育原则,优化海西红色资源运用的环境机制 | 第53-56页 |
·提升校园文化环境 | 第53-55页 |
·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 第55-56页 |
·坚持整合性原则,发挥海西红色资源的合力优势 | 第56-57页 |
·整合海西红色资源的空间分布,加强区域合作 | 第56-57页 |
·整合海西红色资源的内容体系,对接地域文化 | 第57页 |
·坚持系统性原则,建立海西红色资源运用的长效机制 | 第57-59页 |
·形成科学合理的海西红色资源的调查研究机制 | 第57页 |
·完善海西红色资源教育的运用机制 | 第57-58页 |
·落实高校红色资源的管理考评机制 | 第58页 |
·深化高校地方社会协同机制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附录 A 《海西红色资源的高校德育价值研究》调查问卷 | 第66-70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