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摄动分析的编组站仿真研究
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1页 |
1 绪论 | 第11-21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 | 第12-17页 |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7-19页 |
·研究框架与内容 | 第19-21页 |
2 基于摄动分析的编组站作业流程分析 | 第21-32页 |
·摄动分析方法 | 第21-27页 |
·摄动的生成 | 第23-25页 |
·摄动的传播 | 第25-26页 |
·灵敏度分析 | 第26-27页 |
·用摄动分析法分析编组站作业流程描述 | 第27-31页 |
·到达系统分析与建模 | 第27-28页 |
·解体系统分析与建模 | 第28-29页 |
·编组系统分析与建模 | 第29-30页 |
·出发系统分析与建模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3 编组站系统的PA方法建模与实现 | 第32-70页 |
·标称样本轨道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34-36页 |
·编组站系统仿真参数的确定 | 第36-40页 |
·列车到达间隔时间分布 | 第37页 |
·列车编组内容的确定 | 第37-39页 |
·列车列检解体编组时间分布 | 第39页 |
·解体顺序的确定 | 第39-40页 |
·编组站仿真模型的实现 | 第40-52页 |
·考虑列车编组内容的列车到达流的生成 | 第40-48页 |
·编组站到达、解体和集结过程的实现 | 第48-52页 |
·灵敏度分析 | 第52-69页 |
·构造摄动样本轨道 | 第53-63页 |
·灵敏度分析 | 第63-68页 |
·灵敏度分析结果总结 | 第68-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4 编组站作业效率分析 | 第70-78页 |
·评价指标的建立 | 第70-73页 |
·作业效率指标 | 第70-72页 |
·设备利用率指标 | 第72-73页 |
·编组站作业效率分析 | 第73-77页 |
·到解系统指标的统计 | 第73-75页 |
·调车场指标统计 | 第75页 |
·编发系统指标的统计 | 第75-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论文主要工作和结论 | 第78-79页 |
·研究展望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作者简历 | 第83-85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