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绪论 | 第9-19页 |
(一)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2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1、从传播学、政治学视角对舆论引导的研究 | 第11-12页 |
2、从工会自身视角对舆论引导工作的研究 | 第12-14页 |
(三)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4-18页 |
1、舆论的内涵和特点 | 第14-15页 |
2、舆论引导的内涵 | 第15-16页 |
3、舆论引导的实现方式 | 第16-17页 |
4、舆论与网络舆情 | 第17-18页 |
5、工会组织的职能定位 | 第18页 |
(四) 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基本思路 | 第18页 |
2、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一、云南省工会舆论引导工作现状 | 第19-33页 |
(一) 云南工会舆论引导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 第19-23页 |
1、中国工会与国际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斗争始终存在 | 第19页 |
2、中国社会转型进入高风险阶段 | 第19-20页 |
3、新媒体改变舆论生态,舆论格局呈现新特点 | 第20-21页 |
4、我国职工队伍思想道德观念呈现新变化 | 第21-22页 |
5、云南工会舆论引导工作面临新任务 | 第22-23页 |
(二) 云南省舆论引导的特殊性 | 第23-24页 |
1、云南边疆民族山区贫困四位一体的基本省情没有改变 | 第23-24页 |
2、多民族杂居共处,民族和宗教问题交织 | 第24页 |
3、境外敌对势力渗透形势严峻,维稳工作任务艰巨 | 第24页 |
(三) 云南省职工队伍和工会干部队伍基本状况 | 第24-26页 |
1、云南省职工队伍基本状况 | 第24-25页 |
2、云南省工会干部队伍基本状况 | 第25-26页 |
(四) 云南省工会舆论引导工作的组织架构和宣传阵地状况 | 第26-28页 |
1、云南省工会的组织架构 | 第26-27页 |
2、云南省工会宣传阵地现状 | 第27-28页 |
(五) 云南省工会舆论引导的基本原则 | 第28页 |
1、在与党的关系上,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工作 | 第28页 |
2、在引导对象上,坚持以职工为本 | 第28页 |
3、在舆论导向上,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 | 第28页 |
(六) 云南省工会舆论引导的实践策略 | 第28-33页 |
1、舆论引导的实现方式选择 | 第28-30页 |
(1) 说服引导 | 第28-29页 |
(2) 议程设置引导 | 第29页 |
(3) 政策引导 | 第29-30页 |
2、舆论引导的内容选择 | 第30页 |
(1) 引导观念形态的舆论 | 第30页 |
(2) 用榜样的力量引导舆论 | 第30页 |
3、舆论引导的媒介选择 | 第30-33页 |
(1) 以大众传媒为媒介 | 第30-31页 |
(2) 注重发挥工会阵地的作用 | 第31-33页 |
二、云南省工会舆论引导的实例分析 | 第33-37页 |
(一) 昆明PX舆情事件 | 第33-35页 |
1 事件回顾 | 第33页 |
2、云南省工会的做法 | 第33-35页 |
(二) 东航集体返航事件 | 第35-36页 |
1、事件回顾 | 第35页 |
2、工会成为舆论所指 | 第35-36页 |
(三) 事件启示 | 第36-37页 |
启示之一:舆论是一把双刃剑 | 第36页 |
启示之二:工会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开展舆论引导 | 第36页 |
启示之三:舆论引导需要工会积极作为 | 第36页 |
启示之四:舆论引导要讲求策略 | 第36-37页 |
三、云南工会舆论引导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 第37-43页 |
(一)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7-39页 |
1、工会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经验不足 | 第37页 |
2、部分职工对工会的认可度不高 | 第37页 |
3、舆论引导“上下一律”,缺乏特色 | 第37-38页 |
4、工会宣传阵地边缘化 | 第38-39页 |
(二) 原因分析 | 第39-43页 |
1、体制原因:工会组织仍存在一定的“官办”色彩 | 第39-40页 |
2、社会心理原因:公众对工会存有“刻板印象” | 第40页 |
3、工会自身原因:工会干部思想观念和能力素质的制约 | 第40-43页 |
(1) 思想观念存在认识误区 | 第40-41页 |
(2) 工会干部的能力素质有待提高 | 第41-43页 |
四、云南省工会有效开展舆论引导的对策 | 第43-50页 |
(一) 定位:在舆论引导新格局中实现新作为 | 第43-44页 |
(二) 重点:加强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 第44页 |
(三) 关键:切实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 | 第44-45页 |
(四) 途径:整合力量,充分发挥内外媒体的引导作用 | 第45-47页 |
1、充分运用议程设置,借助主流媒体进行引导 | 第45-46页 |
2、积极推进自办媒体改革发展 | 第46页 |
3、加强门户网站、职工“手机”书屋建设和管理 | 第46页 |
4、运用微博等手段培育工会“意见领袖” | 第46-47页 |
(五) 保障:加强工会宣教工作者队伍建设 | 第47-48页 |
1、坚持基层工会干部的社会化和职业化,推动工会机关干部的去行政化 | 第47-48页 |
2、加强工会宣教工作者队伍思想建设 | 第48页 |
3、加强工会宣教工作者队伍能力建设 | 第48页 |
4、壮大工会网络评论员(宣传员)队伍 | 第48页 |
(六) 基础:培育职工健康群体心态 | 第48-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