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云南省F县农村村委会干部胜任力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引言第9-18页
 (一) 选题的提出和意义第9-11页
  1. 选题的提出第9-10页
  2. 选题的意义第10-11页
 (二) 文献综述第11-14页
 (三) 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研究方法及研究对象第14-18页
  1. 相关概念界定第14-15页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第15-18页
一、F县村委会干部基本概况第18-24页
 (一) F县村委会干部基本情况第18页
 (二) F县村委会干部基本特征第18-20页
 (三) F县村委会干部基本工作内容第20-21页
 (四) F县村委会干部工作的基本特点第21-24页
  1. 工作的独立性第22页
  2. 扎根基层的群众性第22页
  3. 上下沟通的纽带性第22页
  4. 工作情况的复杂性第22-23页
  5. 工作任务的繁重性第23页
  6. 身份的特殊性第23-24页
二、村委会干部胜任力评价体系的设计第24-34页
 (一) 测评对象的确定第24页
 (二) 胜任力指标构成要素的确定第24-25页
 (三) 胜任力指标构成要素的内容第25-28页
  1. 思想政治素质第25页
  2. 知识结构素质第25-26页
  3. 能力素养第26-27页
  4. 个人品质第27-28页
 (四) 胜任力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第28-29页
 (五) 胜任力评价的主要指标第29页
 (六) 胜任力评价指标的认同度调查第29-31页
  1. 乡镇人民政府工作人员对指标的认同度第30页
  2. 普通村民对指标的认同度第30页
  3. 村委会干部对指标的认同度第30-31页
 (七) 胜任力评价指标权重第31-34页
  1. 评价体系确定权重的原则第31-32页
  2. 评价体系确定权重的方法第32页
  3. F县村委会领导干部胜任力评价指标权重第32-34页
三、F县村委会干部胜任力的评价第34-38页
 (一) 样本村委会基本情况第34-35页
  1. S镇B村委会第34页
  2. D镇A村委会第34-35页
 (二) 两个村委会直接负责人的胜任力评价第35-36页
 (三) 胜任力指标评价的总结第36-38页
四、F县村委会干部胜任力的现状及问题第38-46页
 (一) 村委会干部胜任力的现状第38-39页
 (二) F县村委会干部胜任力存在的问题第39-42页
  1. 村委会领导干部整体素质有待提升第39-41页
  2. 村委会干部履职能力层次不齐第41页
  3. 村委会工作直接影响群众满意度第41-42页
 (三) F县村委会干部胜任力不足的原因分析第42-46页
  1. 选拔产生方式、退出方式不够合理第42-43页
  2. 监督手段薄弱,监督力度不够第43页
  3. 村委会领导干部的培训内容有待丰富第43-44页
  4. 考核、奖惩机制不配套第44-45页
  5. 激励机制不完善第45-46页
五、增强F县村委会干部胜任力的对策第46-59页
 (一) 选好村委会领导干部第46-49页
  1. 增强基层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意识第47-48页
  2. 规范村委会领导干部的产生方式第48-49页
 (二) 有效的监督第49-51页
 (三) 培养村委会干部的履职能力第51-53页
  1. 明确培训的指导思想与目的第51-52页
  2. 整合培训资源,完善培训制度第52页
  3. 丰富村委会领导干部的培训内容,菜单式服务,开展个性化培训第52-53页
 (四) 促进村委会干部能力提升第53-55页
  1. 界定清楚村委会干部的身份,为确定考核内容提供准备第53页
  2. 以胜任力指标体系,科学确立考核指标第53-54页
  3. 根据考核指标体系,确立评价指标分值第54页
  4. 确立考核方式,公平、公正、公开为村委会干部打分第54-55页
 (五) 强化对村委会干部的激励第55-57页
  1. 物质激励第56页
  2. 精神激励第56-57页
 (六) 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培养使用第57-59页
结语第59-60页
附录第60-69页
参考文献第69-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公共服务视角下政府公信力建设研究
下一篇:云南省工会舆论引导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