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著国语文法》副词观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绪论 | 第7-13页 |
第一节 黎锦熙和他的语法研究 | 第7-8页 |
第二节 《文法》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第三节 选题意义和研究方法 | 第10-13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第一章 《文法》词类体系特点 | 第13-23页 |
第一节 “依句辨品” | 第13-16页 |
一、“依句辨品”的思想内涵 | 第13-15页 |
二、“依句辨品”的影响 | 第15-16页 |
第二节 “七位”说 | 第16-19页 |
一、“七位”内涵 | 第16-18页 |
二、“七位”的影响 | 第18-19页 |
第三节 《文法》一级词类划分研究 | 第19-23页 |
第二章 《文法》副词性质及区分标准 | 第23-36页 |
第一节 副词的定义及虚实归属 | 第23-30页 |
一、副词定义 | 第23-26页 |
二、副词的虚实归属 | 第26-30页 |
第二节 副词与其他词类的区分 | 第30-36页 |
一、副词与连词的区别 | 第30-33页 |
二、副词与形容词的区别 | 第33-34页 |
三、副词与助动词的区别 | 第34-36页 |
第三章 《文法》副词再分类 | 第36-42页 |
第一节 《文法》副词再分类标准 | 第36-40页 |
第二节 《文法》副词再分类的不足 | 第40-42页 |
第四章 《文法》副词次类研究(一) | 第42-59页 |
第一节 时间副词 | 第42-51页 |
一、时间副词再分类及划分标准问题 | 第43-47页 |
二、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区分问题 | 第47-49页 |
三、时间副词的其他研究 | 第49-51页 |
四、结语 | 第51页 |
第二节 地位副词 | 第51-53页 |
一、语法著作的研究 | 第52页 |
二、专著研究 | 第52-53页 |
三、2000年以后的博硕论文研究 | 第53页 |
第三节 性态副词 | 第53-59页 |
一、主观性态副词发展演变 | 第54-57页 |
二、主观性态副词分类描写 | 第57-59页 |
第五章 《文法》副词次类研究(二) | 第59-76页 |
第一节 数量副词 | 第59-70页 |
一、表次数 | 第59-62页 |
二、表程度 | 第62-66页 |
三、表范围的副词 | 第66-70页 |
四、结语 | 第70页 |
第二节 否定副词及对话时的然否副词 | 第70-73页 |
一、否定副词的研究及发展 | 第71-73页 |
二、然否副词的研究及发展 | 第73页 |
第三节 疑问副词 | 第73-76页 |
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 | 第74页 |
二、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 | 第74-76页 |
结语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