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操纵稳定性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车辆动力学模型及建模方法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车辆动力学模型及建模方法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好及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页 |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2 基于刚柔耦合方法的悬架建模及前轮定位分析 | 第15-33页 |
·刚柔耦合方法建模的理论基础 | 第15-18页 |
·ADAMS 运动学理论基础 | 第15-16页 |
·ADAMS 动力学理论基础 | 第16-17页 |
·ADAMS 柔体建模理论基础 | 第17-18页 |
·悬架柔性体有限元分析 | 第18-22页 |
·悬架柔性体有限元建模步骤 | 第18-19页 |
·悬架柔性体有限元分析 | 第19-22页 |
·前悬架刚柔耦合模型的建立 | 第22-25页 |
·后悬架刚柔耦合模型的建立 | 第25-28页 |
·前悬架平行轮跳试验 | 第28-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3 基于 ADAMS 整车建模及操纵稳定性仿真评价 | 第33-51页 |
·基于 ADAMS 的整车建模 | 第33-38页 |
·制动系模型 | 第34页 |
·动力系模型 | 第34-35页 |
·转向系模型 | 第35-36页 |
·轮胎模型 | 第36-37页 |
·车身模型 | 第37页 |
·整车各系统的集成 | 第37-38页 |
·整车操纵稳定性分析评价 | 第38-50页 |
·稳态回转试验仿真分析及评价 | 第38-40页 |
·转向盘角阶跃输入试验仿真分析及评价 | 第40-42页 |
·转向盘角脉冲输入试验仿真分析及评价 | 第42-44页 |
·蛇行试验仿真分析及评价 | 第44-45页 |
·转向回正性试验仿真分析及评价 | 第45-48页 |
·转向轻便性试验仿真分析及评价 | 第48-49页 |
·整车操纵稳定性整体评价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4 前轮定位参数优化及整车操纵稳定性仿真评价 | 第51-71页 |
·基于 DOE 技术的前轮定位参数优化 | 第51-55页 |
·前轮定位优化前后整车操纵稳定性评价对比 | 第55-68页 |
·优化前后稳态回转试验仿真分析及评价 | 第55-57页 |
·优化前后转向盘角阶跃输入试验仿真分析及评价 | 第57-58页 |
·优化前后转向盘角脉冲输入试验仿真分析及评价 | 第58-60页 |
·优化前后蛇行试验仿真分析及评价 | 第60-62页 |
·优化前后转向回正试验仿真分析及评价 | 第62-65页 |
·优化前后转向轻便试验仿真分析及评价 | 第65-67页 |
·优化前后整车操纵稳定性整体评价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71页 |
5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71-73页 |
·全文总结 | 第71-72页 |
·全文展望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