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1 绪论 | 第11-27页 |
·选题依据与立论背景 | 第11-13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3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4-24页 |
·内部控制评价的研究综述 | 第14-18页 |
·内部控制指数体系的研究综述 | 第18-23页 |
·相关研究的评述与启示 | 第23-24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24-27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4-25页 |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25-26页 |
·研究的主要技术路线 | 第26-27页 |
2 基本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基础 | 第27-35页 |
·基本概念界定 | 第27-28页 |
·内部控制 | 第27页 |
·内部控制评价 | 第27-28页 |
·内部控制指数 | 第28页 |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8-35页 |
·内部控制理论 | 第28-29页 |
·内部控制评价理论 | 第29-32页 |
·风险管理理论 | 第32页 |
·目标导向理论 | 第32-33页 |
·业绩评价理论 | 第33-35页 |
3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体系的现状分析 | 第35-41页 |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体系的研究现状 | 第35-39页 |
·内部控制评价的制度保障体系 | 第35-36页 |
·现有的内部控制指数体系 | 第36-38页 |
·内部控制指数体系在上市公司中的应用 | 第38-39页 |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39-41页 |
·评价体系规范性不强,评价标准过于定性化 | 第39页 |
·评价指标过多,体系操作性较差 | 第39-40页 |
·评价体系通用性较弱且成本较高 | 第40页 |
·评价结果不具体,使用价值不高 | 第40-41页 |
4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体系的构建 | 第41-55页 |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体系构建的原则 | 第41-43页 |
·全面性与重要性相结合原则 | 第41页 |
·客观性原则 | 第41页 |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 | 第41-42页 |
·可操作性原则 | 第42页 |
·可比性原则 | 第42页 |
·成本效益原则 | 第42-43页 |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体系的框架 | 第43-44页 |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体系的构建 | 第44-55页 |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体系的设计思路 | 第44-45页 |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体系指标的选取 | 第45-52页 |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体系权重的设定 | 第52-54页 |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的计算方法 | 第54-55页 |
5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体系的应用——以造纸印刷业和木材家具业上市公司为例 | 第55-65页 |
·造纸印刷业和木材家具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基本信息 | 第55-56页 |
·造纸印刷业和木材家具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的计算 | 第56-61页 |
·相关性检验 | 第61-65页 |
·提出假设与选取变量 | 第61-62页 |
·相关性检验 | 第62-65页 |
6 相关对策与建议 | 第65-67页 |
·加强内部控制评价主体的独立性 | 第65页 |
·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指数体系 | 第65-66页 |
·强化对外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 第66-67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结论 | 第67页 |
·所作的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第67-68页 |
·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附录 | 第73-77页 |
致谢 | 第77-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