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23页 |
·紫甘薯中主要成分 | 第10-11页 |
·富含花青素 | 第10页 |
·富含活性微量元素 | 第10页 |
·富含膳食纤维 | 第10页 |
·氨基酸及其他成分 | 第10-11页 |
·紫甘薯花青素类物质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花青素的分子结构及组成 | 第11-13页 |
·花青素的分布情况 | 第13页 |
·花青素的生物合成途径 | 第13-14页 |
·花青素的生物利用率 | 第14页 |
·紫甘薯花青素的理化性质 | 第14-15页 |
·外观与色调 | 第14页 |
·光谱特征 | 第14页 |
·溶解性 | 第14-15页 |
·紫甘薯花青素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 | 第15-16页 |
·pH | 第15页 |
·温度 | 第15页 |
·光照 | 第15-16页 |
·金属离子及添加剂 | 第16页 |
·紫甘薯花青素的生理功能 | 第16-17页 |
·清除自由基及抗氧化作用 | 第16-17页 |
·减轻肝损伤 | 第17页 |
·对脂代谢的调节 | 第17页 |
·抗癌 | 第17页 |
·自由基对人体的损伤 | 第17-19页 |
·自由基的危害 | 第18页 |
·自由基的清除 | 第18-19页 |
·紫甘薯食品的开发现状 | 第19-20页 |
·紫甘薯全粉 | 第19页 |
·提取其花青素 | 第19页 |
·紫甘薯酒的发展现状 | 第19-20页 |
·紫甘薯在国内的资源优势及发展前景 | 第20-21页 |
·紫甘薯在国内的资源优势 | 第20-21页 |
·紫甘薯的发展前景 | 第21页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21-23页 |
·研究意义 | 第21-22页 |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3-32页 |
·材料 | 第23页 |
·试验动物 | 第23页 |
·所用主要材料及试剂 | 第23页 |
·主要仪器 | 第23页 |
·试验方法 | 第23-32页 |
·紫甘薯酒的制备工艺 | 第23-24页 |
·小鼠饲料配方 | 第24页 |
·C57BL/6小鼠及紫甘薯酒的处理 | 第24-25页 |
·小鼠基本情况的观察与记录 | 第25页 |
·样本的采集 | 第25页 |
·血清中指标的测定 | 第25-28页 |
·肝组织匀浆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第28页 |
·抗氧化指标的测定及方法 | 第28-31页 |
·组织病理切片 | 第31-3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2-42页 |
·小鼠体重结果分析 | 第32页 |
·小鼠血脂测定结果 | 第32-33页 |
·小鼠血清TC、TG及NEFA含量 | 第32-33页 |
·小鼠血清中HDL-C、LDL-C及VLDL-C含量 | 第33页 |
·小鼠血清及肝脏内抗氧化指标的测定结果 | 第33-37页 |
·小鼠血清及肝脏中SOD活力 | 第34页 |
·小鼠血清及肝脏中MDA含量 | 第34-35页 |
·小鼠血清及肝脏中T-AOC活力 | 第35-36页 |
·小鼠血清及肝脏中CAT活性 | 第36页 |
·小鼠血清及肝脏中GSH-Px活力 | 第36-37页 |
·肝脏切片分析 | 第37-39页 |
·肾脏切片分析 | 第39-42页 |
4 讨论 | 第42-48页 |
·酒精对小鼠的影响 | 第42页 |
·小鼠体重 | 第42页 |
·血清中TC、TG及NEFA含量 | 第42-43页 |
·血清中HDL-C、LDL-C及VLDL-C含量 | 第43-44页 |
·SOD活力及MDA含量 | 第44-45页 |
·体内T-AOC、CAT及GSH-Px活性 | 第45-46页 |
·肝脏 | 第46-47页 |
·肾脏 | 第47-48页 |
5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