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各国对外贸易论文--中国对外贸易论文--地方对外贸易论文

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2页
     ·研究背景第11-12页
     ·研究意义第12页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2-17页
     ·国外研究综述第12-14页
     ·国内研究综述第14-17页
   ·研究内容第17-18页
   ·研究方法第18页
   ·论文创新之处第18-19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第19-25页
   ·概念的界定第19-21页
     ·对外贸易增长与对外贸易发展第19-20页
     ·对外贸易增长方式与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第20-21页
   ·对外贸易发展发展方式相关的理论基础第21-25页
     ·比较优势理论第21-22页
     ·竞争优势理论第22-23页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第23-24页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第24-25页
第三章 新疆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及转变的现实基础第25-38页
   ·新疆对外贸易发展的概况第25-26页
   ·新疆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第26-35页
     ·外贸进出口贸易额第26-28页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第28-32页
     ·对外贸易方式第32-33页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第33-35页
   ·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现实基础第35-38页
     ·经济具有高速持续增长的内在动力第35页
     ·科技研发实力不断增强第35-36页
     ·产业结构逐渐优化第36-38页
第四章 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实证分析第38-45页
   ·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模型构建第38-40页
     ·基本经济模型的构建第38-39页
     ·数据来源及处理第39-40页
   ·模型的测算与检验第40-41页
     ·模型的单位根检验第40-41页
     ·变量间的协整检验第41页
   ·模型的分析和解释第41页
   ·新疆对外贸易发展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分析第41-43页
   ·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判断第43-45页
第五章 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成效的综合评价第45-61页
   ·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成效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45-49页
     ·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原则第45页
     ·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框架第45-49页
   ·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方法第49-56页
     ·指标权重的确定第49-54页
     ·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第54-55页
     ·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综合评价方法第55-56页
   ·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综合评价分析第56-60页
     ·新疆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分析第56-57页
     ·新疆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量性指标分析第57-58页
     ·新疆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贸易结构指标分析第58页
     ·新疆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社会经济效益指标分析第58-59页
     ·新疆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可持续发展指标分析第59-60页
   ·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成效第60-61页
第六章 影响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现实障碍第61-64页
   ·思想观念束缚第61页
   ·基础设施落后制约第61-62页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第62页
   ·产业结构比例失衡,层次较低第62-63页
   ·人力资本开发不足第63-64页
第七章 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取向和路径选择第64-70页
   ·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取向第64-66页
     ·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第64页
     ·外贸由追求数量和速度向提高质量和效益转变第64-65页
     ·贸易方式和贸易市场向多元化发展方向转变第65页
     ·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的可持续发展相协调第65页
     ·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协调发展第65-66页
   ·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路径的借鉴第66-68页
     ·路径一:加大科技投入和创新,积极引进高新技术第66页
     ·路径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贸易结构优化第66-67页
     ·路径三:充分发挥要素禀赋,适时的进行比较优势动态转换第67-68页
   ·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选择第68-70页
第八章 加快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建议第70-74页
   ·深化新疆外贸体制改革第70页
   ·深化进出口税收体制改革,加强外汇管理第70-71页
   ·建立环保、节能评价考核制度第71页
   ·推行外向型的产业导向政策第71-72页
   ·注重人力资本的培养,建立外贸人才培养体系第72-73页
   ·培育大型跨国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第73-74页
第九章 结论和展望第74-76页
   ·主要结论第74页
   ·研究展望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79页
附录第79-81页
致谢第81-82页
个人简介第82-83页
导师评阅表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昌吉州清真餐饮业发展研究--以昌吉回民街为例
下一篇:我国网络团购业市场结构和竞争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