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竞争力综合评价研究--基于安徽国有企业实证分析
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引言 | 第11-19页 |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第11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国外企业信息竞争力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国内企业信息竞争力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企业信息竞争力的评述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内容体系与结构框架 | 第17-18页 |
·内容体系 | 第17-18页 |
·结构框架 | 第18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8-19页 |
2 企业信息竞争力的基本理论 | 第19-27页 |
·企业信息竞争力的内涵 | 第19-21页 |
·企业信息竞争力内涵的主要观点 | 第19-20页 |
·企业信息竞争力的定义 | 第20-21页 |
·企业信息竞争力的关键影响因素 | 第21-23页 |
·信息人才影响因素 | 第21-22页 |
·信息机构与基础设施影响因素 | 第22页 |
·信息过程影响因素 | 第22页 |
·信息环境影响因素 | 第22页 |
·信息效益影响因素 | 第22-23页 |
·企业信息竞争力的作用机理 | 第23-27页 |
·企业信息竞争力整合企业内外资源 | 第23-24页 |
·企业信息竞争力推动企业的知识创新 | 第24-25页 |
·企业信息竞争力培育企业智能 | 第25页 |
·企业信息竞争力提高企业综合管理水平 | 第25-27页 |
3 企业信息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设计与评价模型 | 第27-48页 |
·企业信息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27页 |
·企业信息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设计 | 第27-46页 |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第28-29页 |
·综合评价指标的具体内容 | 第29-46页 |
·企业信息竞争力综合评价模型 | 第46-48页 |
·本文选用的评价方法的依据 | 第46-47页 |
·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47-48页 |
4 基于安徽国有企业的信息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 第48-85页 |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第48页 |
·数据来源 | 第48页 |
·数据预处理 | 第48页 |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8-51页 |
·准则层指标权重 | 第48-49页 |
·子准则层指标权重 | 第49-51页 |
·安徽国有企业信息竞争力综合评价 | 第51-84页 |
·子准则层指标因子分析过程 | 第51-78页 |
·准则层的评价分析 | 第78-82页 |
·目标层(企业信息竞争力)评价 | 第82-84页 |
·安徽国有企业信息竞争力存在的问题 | 第84-85页 |
5 企业信息竞争力的培育机制 | 第85-91页 |
·企业信息人才的培养机制 | 第85-86页 |
·增强企业领导管理者的信息意识 | 第85页 |
·企业信息人才信息素质的培养 | 第85-86页 |
·企业信息过程能力加强机制 | 第86-87页 |
·扎实企业信息资源管理能力 | 第86页 |
·提高企业知识管理能力 | 第86页 |
·重视企业情报能力 | 第86-87页 |
·关注企业辅助决策能力 | 第87页 |
·企业信息文化的塑造机制 | 第87-88页 |
·培养正确的信息价值观 | 第87-88页 |
·建立合理的信息制度 | 第88页 |
·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 | 第88页 |
·企业组织结构重组机制 | 第88-91页 |
·信息时代的企业组织结构特征 | 第88-89页 |
·组织结构重组的内容及步骤 | 第89-91页 |
6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第91-92页 |
·全文总结 | 第91页 |
·研究展望 | 第91-92页 |
附录A | 第92-96页 |
附录B | 第96-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1页 |
致谢 | 第101-102页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