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各种汽车论文--各种能源汽车论文--电动汽车论文

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建模及SOC估计方法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 绪论第9-16页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11页
   ·课题的研究现状第11-14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第14-16页
第2章 锂离子电池的建模第16-38页
   ·引言第16页
   ·锂离子电池反应过程第16-18页
   ·锂离子电池模型分析第18-23页
     ·内阻模型第18-19页
     ·戴维南等效电路模型第19-20页
     ·电化学机理模型第20-21页
     ·阻抗谱模型第21-22页
     ·电池模型总结第22-23页
   ·锂离子电池的交流阻抗谱模型第23-30页
     ·锂离子电池的交流阻抗谱测试第23-25页
     ·锂离子电池的阻抗谱模型第25-26页
     ·常相位角元件的处理第26-30页
   ·锂离子电池等效电路模型第30-37页
     ·等效电路模型阶数的确定第31-33页
     ·模型参数与电池温度的关系第33-36页
     ·模型验证第36-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3章 参数依赖的 SOC 估计方法研究第38-61页
   ·引言第38页
   ·常见 SOC 估计方法分析第38-44页
     ·安时积分法第38-39页
     ·神经网络法第39-40页
     ·卡尔曼滤波法第40-43页
     ·状态观测器法第43-44页
   ·锂离子电池等效电路模型第44-52页
     ·模型概述第44-45页
     ·开路电压与 SOC 关系第45-47页
     ·模型简化第47-51页
     ·模型参数与电池温度的关系第51-52页
   ·SOC 估计算法第52-59页
     ·系统可观性分析第52-53页
     ·状态观测器设计方法第53-57页
     ·状态观测器设计小结第57页
     ·状态观测器设计实例第57-59页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4章 SOC 估计的实验与分析第61-72页
   ·引言第61页
   ·SOC 估计方法验证第61-69页
     ·实验环境第61-64页
     ·实验方案第64-65页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65-69页
   ·低温电池放电容量变化实验第69-70页
     ·实验方案第69页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69-70页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结论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9页
附录 1第79-80页
附录 2第80-8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1-83页
致谢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混合动力大客车电池管理系统研究
下一篇:自动泊车轨迹规划算法研究及视觉平台结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