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31页 |
摘要 | 第13页 |
1 花后高温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 第13-14页 |
2 花后高温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 第14-16页 |
·花后高温对小麦籽粒营养品质的影响 | 第14-16页 |
·花后高温对小麦籽粒加工品质的影响 | 第16页 |
3 花后高温影响小麦籽粒品质形成的生理机制 | 第16-19页 |
·花后高温对氮代谢的影响 | 第16-17页 |
·花后高温对碳代谢的影响 | 第17-18页 |
·小麦籽粒发育过程中激素含量变化 | 第18-19页 |
4 其他环境因子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 第19-23页 |
·光照 | 第19-20页 |
·水分 | 第20-21页 |
·矿质元素 | 第21-22页 |
·花后高温和其他环境因子互作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 第22-23页 |
5 高温胁迫的缓解机理与措施 | 第23-24页 |
·小麦的耐热机理 | 第23页 |
·高温胁迫的缓解措施 | 第23-24页 |
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31页 |
第二章 花后开放式增温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 第31-41页 |
摘要 | 第31-3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2-34页 |
·试验设计 | 第32-33页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33页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33-3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4-37页 |
·不同处理的增温效果 | 第34页 |
·花后开放式增温对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第34-37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第三章 花后开放式增温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 第41-61页 |
摘要 | 第41-4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2-44页 |
·试验设计 | 第42页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42-44页 |
·数据分析方法 | 第4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4-56页 |
·花后开放式增温对小麦外观品质的影响 | 第44-45页 |
·花后开放式增温对小麦营养品质的影响 | 第45-51页 |
·花后开放式增温对小麦加工品质的影响 | 第51-56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56-58页 |
·花后开放式增温对小麦籽粒外形的影响 | 第56-57页 |
·花后开放式增温对小麦营养品质的影响 | 第57页 |
·花后开放式增温对小麦加工品质的影响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第四章 花后开放式增温对小麦品质生理的影响 | 第61-77页 |
摘要 | 第61-6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2-63页 |
·试验设计 | 第62页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62-6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3-73页 |
·花后开放式增温对小麦叶片及籽粒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 第63-69页 |
·花后开放式增温对小麦叶片及籽粒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 第69-70页 |
·花后开放式增温对小麦叶片及籽粒碳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 第70-73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73-75页 |
·花后开放式增温对小麦内源激素的影响 | 第73-74页 |
·花后开放式增温对小麦碳氮代谢有关酶的影响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 第77-83页 |
摘要 | 第77页 |
1 讨论 | 第77-78页 |
·花后高温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 第77页 |
·花后开放式增温对淀粉蛋白质影响的机制 | 第77-78页 |
2 结论 | 第78-79页 |
3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 | 第79页 |
4 本研究今后的发展方向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