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经济作物病虫害论文--油料作物病虫害论文--大豆病虫害论文

大豆疫霉侵染过程的分子细胞学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2页
引言第12-14页
上篇 文献综述第14-34页
 第一章 疫霉菌与寄主互作过程的细胞学研究第15-25页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15-16页
  1 疫霉菌概述第16-17页
  2 疫霉菌侵染过程的细胞学研究第17-19页
  3 植物寄主防卫反应的细胞学研究第19-20页
  参考文献第20-25页
 第二章 荧光蛋白在植物病原菌研究中的应用第25-34页
  摘要第25页
  ABSTRACT第25-26页
  1 荧光蛋白概述第26-28页
  2 荧光蛋白在植物病原菌研究中的应用第28-31页
  参考文献第31-34页
下篇 研究内容第34-105页
 第一章 大豆疫霉与寄主亲和互作过程的细胞学研究第35-63页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35-37页
  1 试验材料和方法第37-42页
   ·试验材料第37-39页
     ·供试菌株第37-38页
     ·主要试验试剂第38-39页
     ·培养基制备第39页
     ·主要试验仪器第39页
   ·试验方法第39-42页
     ·大豆疫霉菌株的培养第39页
     ·大豆黄化苗的培育第39页
     ·游动孢子囊发育、释放游动孢子及游动孢子休止过程的连续观察第39-40页
     ·游动孢子悬浮液接种第40页
     ·细胞荧光探针染料的使用第40-41页
     ·细胞学染色第41-42页
     ·显微观察与图像处理第4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2-55页
   ·侵染前期第42-51页
   ·侵入阶段第51-52页
   ·侵入后扩展阶段第52-53页
   ·大豆疫霉侵染过程中引发寄主防卫反应的细胞学观察第53-55页
     ·寄主胼胝质积累的观察第53-55页
     ·寄主活性氧进发的观察第55页
  3 讨论第55-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第二章 大豆疫霉绿色荧光蛋白标记菌株的遗传稳定转化第63-89页
  摘要第63页
  ABSTRACT第63-65页
  1 绿色荧光蛋白遗传稳定表达载体的构建第65-76页
   ·试验材料和方法第65-71页
     ·试验材料第65-66页
     ·载体设计第66-68页
     ·试验方法第68-71页
   ·结果与分析第71-76页
     ·GFP基因的扩增第71-73页
     ·质粒载体提取及酶切第73-74页
     ·菌落PCR验证阳性重组质粒载体第74-75页
     ·酶切验证第75-76页
  2 大豆疫霉P6497菌株的遗传稳定转化及转化菌株的生物学测定第76-85页
   ·试验材料和方法第76-78页
     ·试验材料第76-77页
     ·试验方法第77-78页
   ·结果与分析第78-85页
     ·绿色荧光蛋白标记大豆疫霉P6497菌株的遗传稳定转化第78-79页
     ·基于pTOR::GFP载体的绿色荧光蛋白标记菌株的筛选第79-80页
     ·GFP标记菌株的生物学测定第80-85页
  3 讨论第85-87页
  参考文献第87-89页
 第三章 绿色荧光蛋白标记菌株与寄主亲和及非亲和互作过程的细胞学研究第89-105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89-91页
  1 试验材料和方法第91-92页
   ·试验材料第91页
     ·供试菌株和大豆品种第91页
     ·主要试验仪器第91页
   ·试验方法第91-92页
     ·大豆疫霉菌株的培养第91-92页
     ·游动孢子悬浮液接种第92页
     ·细胞学染色与制片第92页
     ·显微观察与图像处理第9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92-99页
   ·大豆疫霉GFP标记菌株侵染过程的细胞学特征第92-95页
   ·大豆疫霉GFP标记菌株与寄主亲和、非亲和互作中细胞学特征的差异第95-99页
  3 讨论第99-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0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论文第105-107页
致谢第107页

论文共1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二化螟幼虫中肠蛋白质组学分析及Cry1Ab结合蛋白的鉴定
下一篇:花后开放式增温对小麦品质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