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引言 | 第13-14页 |
一、公司章程效力的界定 | 第14-22页 |
(一) 公司章程的意义及性质分析 | 第14-19页 |
1. 公司章程的重要意义 | 第14-16页 |
2. 公司章程的性质评析 | 第16-19页 |
(二) 公司章程效力的内涵 | 第19-22页 |
1. 公司章程效力的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2. 公司章程效力的事项范围 | 第20-22页 |
二、公司章程效力的理论基础及具体体现 | 第22-29页 |
(一) 公司章程效力的理论基础 | 第22-23页 |
1. 公司章程与国家公权力 | 第22页 |
2. 公司章程与意思自治 | 第22-23页 |
3. 公司章程是国家公权力与私法自治的平衡 | 第23页 |
(二) 公司章程的时间效力 | 第23-24页 |
1. 章程的成立与生效 | 第23页 |
2. 公司章程的生效时间 | 第23-24页 |
3. 公司章程的失效时间 | 第24页 |
(三) 公司章程的对人效力 | 第24-26页 |
1. 公司章程对公司的效力 | 第24-25页 |
2. 章程对股东的效力 | 第25页 |
3. 章程对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效力 | 第25-26页 |
(四) 公司章程的对外效力 | 第26-29页 |
1. 公司章程对外效力释义 | 第26页 |
2. 公司章程对外效力的根据 | 第26-27页 |
3. 公司章程产生对外效力的情形 | 第27-29页 |
三、公司章程效力瑕疵及救济 | 第29-36页 |
(一) 公司章程效力瑕疵的情形 | 第29-31页 |
1. 股东主体资格的欠缺 | 第29页 |
2. 股东意思表示有瑕疵 | 第29-30页 |
3. 欠缺强制记载事项 | 第30页 |
4. 公司章程的内容违法 | 第30-31页 |
5. 公司章程的制定程序违法 | 第31页 |
6. 公司章程的修订违反公司法强制性规范或公司章程本身的规定 | 第31页 |
(二) 公司章程效力瑕疵的后果 | 第31-33页 |
1. 公司章程整体无效的后果 | 第31-33页 |
2. 公司章程部分无效的后果 | 第33页 |
(三) 公司章程效力瑕疵的救济途径 | 第33-36页 |
1. 国外公司章程效力瑕疵的救济途径 | 第34页 |
2. 我国公司章程效力瑕疵的救济途径 | 第34-36页 |
四、构建我国公司章程效力瑕疵救济制度的立法建议 | 第36-40页 |
(一) 建立公司章程效力瑕疵救济制度的立法原则 | 第36-37页 |
1. 协调国家公权力与私人意思自治之间的关系 | 第36页 |
2. 在追求效率的同时,应确保交易安全 | 第36页 |
3. 完善司法救济程序原则 | 第36-37页 |
(二) 确定公司章程效力无效的原因及救济机制 | 第37页 |
1. 确定公司章程效力无效的原因 | 第37页 |
2. 确定公司章程效力无效的救济机制 | 第37页 |
(三) 构建章程无效的确认程序 | 第37-38页 |
1. 申请人 | 第37-38页 |
2. 申请机关 | 第38页 |
3. 申请程序 | 第38页 |
(四) 明确章程无效的民事责任体系 | 第38-40页 |
1. 公司章程全部无效时的法律责任 | 第38页 |
2. 公司章程部分无效时的法律责任 | 第38-39页 |
3. 公司登记机关的过错导致公司章程无效的民事法律责任 | 第39-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后记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