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一、股东出资 | 第12-16页 |
(一) 股东的界定 | 第12-13页 |
(二) 股东出资的含义 | 第13页 |
(三) 股东出资的性质 | 第13-16页 |
1. 契约说 | 第13-14页 |
2. 法定说 | 第14页 |
3. 共同法律行为说 | 第14-16页 |
二、股东出资瑕疵 | 第16-24页 |
(一) 股东出资瑕疵的概念 | 第16-17页 |
(二) 股东出资瑕疵原因的法律视角分析 | 第17-20页 |
(三) 股东出资瑕疵的危害 | 第20-21页 |
(四) 股东出资瑕疵的主要表现形式 | 第21-22页 |
(五) 出资瑕疵情况下出资者的股东资格 | 第22-24页 |
三、股东出资瑕疵的民事责任 | 第24-36页 |
(一) 对公司的责任 | 第24-25页 |
1. 对公司承担的责任性质 | 第24页 |
2. 对公司承担的责任方式 | 第24-25页 |
(二) 对已履行出资义务股东的责任 | 第25-28页 |
1. 对已履行出资义务股东承担责任的性质 | 第26-28页 |
2. 对已履行出资义务股东承担责任的归责原则与责任方式 | 第28页 |
(三) 对债权人的责任 | 第28-32页 |
1. 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产生与适用 | 第29-31页 |
2. 对债权人承担责任的方式 | 第31-32页 |
(四) 股东出资瑕疵相关人的民事责任 | 第32页 |
(五) 出资瑕疵股权转让后的责任承担问题 | 第32-36页 |
1. 转让方责任说 | 第33页 |
2. 受让方责任说 | 第33页 |
3. 转让方、受让方连带责任说 | 第33页 |
4. 善意受让股东撤销免责说 | 第33-36页 |
四、股东出资瑕疵民事责任制度的重构 | 第36-42页 |
(一) 完善股东出资责任制度 | 第36-37页 |
1. 确立共同法律行为理论在股东出资责任制度中的基础地位 | 第36页 |
2. 构建多元的股东违反出资义务责任方式 | 第36-37页 |
3. 完善和落实发起人资本充实责任 | 第37页 |
(二) 合理分配瑕疵出资股东与其他相关主体之责任 | 第37-39页 |
1. 出资瑕疵发起人与其他股东的责任分担 | 第37-38页 |
2. 出资瑕疵股东与瑕疵股权受让人的责任分担 | 第38页 |
3. 出资瑕疵股东与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责任分担 | 第38-39页 |
(三) 加强债权人权益的保护 | 第39-40页 |
1. 事前预防 | 第39-40页 |
2. 事后救济 | 第40页 |
(四) 完善股东出资瑕疵责任相关之程序性规定 | 第40-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后记 | 第46-4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