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6页 |
·论文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深度图提取及深度序列编码技术研究现状 | 第13-23页 |
·深度图提取技术 | 第13-20页 |
·深度序列编码技术 | 第20-23页 |
·本文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安排 | 第23-26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4-26页 |
第2章 多视点视频系统中的关键技术 | 第26-36页 |
·多视点视频系统 | 第26页 |
·多视点视频系统的关键技术 | 第26-34页 |
·多视点彩色/深度视频的采集 | 第26-28页 |
·多视点彩色/深度序列的压缩编码 | 第28-32页 |
·虚拟视点的合成 | 第32-33页 |
·立体视频显示 | 第33-34页 |
·虚拟视点的质量评价 | 第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3章 基于亮度法线相似性和自适应权值的立体匹配算法 | 第36-50页 |
·图像空间的测度方法 | 第36-38页 |
·二维图像像素的亮度法线 | 第38-41页 |
·像素的亮度法线 | 第38-40页 |
·图像空间的亮度法线相似性 | 第40-41页 |
·基于多相似性和自适应权值的立体匹配算法 | 第41-42页 |
·一致性检测 | 第42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2-49页 |
·主观特性比较 | 第43-45页 |
·客观质量比较 | 第45-47页 |
·亮度法线相似性测度对匹配精度的影响分析 | 第47页 |
·提出算法在不同尺寸支持窗下的特性分析 | 第47-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基于凸理论的视差图全局优化算法 | 第50-60页 |
·全局立体匹配算法基本模型 | 第50-51页 |
·凸函数能量模型 | 第51-53页 |
·能量模型的数据项 | 第51-52页 |
·二次平滑因子 | 第52-53页 |
·次梯度投影 | 第53-54页 |
·次梯度 | 第53页 |
·次梯度投影 | 第53-54页 |
·全变分正则化约束集 | 第54-55页 |
·迭代算法 | 第55-56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6-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5章 基于深度图边缘保留的深度序列编码 | 第60-76页 |
·H.264/MVC 帧内亮度分量预测编码原理 | 第60-61页 |
·深度图边缘分析 | 第61-63页 |
·边缘保留的深度图序列编码方案 | 第63-65页 |
·宏块分割处理 | 第63页 |
·编码端比特分配 | 第63-65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5-74页 |
·Sobel 算子门限阈值及适合序列分析 | 第65-67页 |
·虚拟视点序列质量评析 | 第67-74页 |
·客观质量评析 | 第67-69页 |
·主观质量评析 | 第69-73页 |
·不同阈值下编码性能与虚拟视点序列质量比较 | 第73-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第6章 基于深度图滤波和下/上采样的深度序列编码 | 第76-106页 |
·深度图下采样及编码 | 第76-77页 |
·边缘保留的滤波器 | 第77-80页 |
·边缘保留的à-Trous 小波滤波器 | 第77-79页 |
·中值滤波器 | 第79-80页 |
·上采样方法 | 第80-83页 |
·自适应权值上采样方法 | 第80-81页 |
·多相似性权值上采样方法 | 第81-83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83-103页 |
·结合边缘保留à-Trous 小波滤波与自适应权值上采样编码方案 | 第84-90页 |
·客观质量评析 | 第84-86页 |
·主观质量评析 | 第86-90页 |
·结合中值滤波器与多相似性自适应权值上采样编码方案 | 第90-96页 |
·客观质量评析 | 第90-92页 |
·主观质量评析 | 第92-96页 |
·结合边缘保留的à-Trous 小波滤波与多相似性自适应权值上采样编码方案 | 第96-102页 |
·客观质量评析 | 第96-98页 |
·主观质量评析 | 第98-102页 |
·三种方案综合评价 | 第102-103页 |
·计算复杂度分析 | 第103-104页 |
·本章小结 | 第104-106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6-108页 |
·工作总结 | 第106-107页 |
·工作展望 | 第107-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19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19-120页 |
致谢 | 第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