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超混沌的安全防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第2章 超混沌安全防卫系统理论基础 | 第16-31页 |
·密码学基础 | 第16-18页 |
·密码学发展 | 第16-17页 |
·加密和解密 | 第17页 |
·密码分析 | 第17-18页 |
·混沌和混沌系统 | 第18-27页 |
·混沌的定义 | 第19-21页 |
·混沌的基本特征 | 第21-23页 |
·混沌系统常用的研究方法 | 第23-27页 |
·超混沌概述 | 第27-28页 |
·超混沌的基本理论 | 第27页 |
·超混沌与混沌系统的异同 | 第27-28页 |
·基于混沌的加密 | 第28-30页 |
·混沌密码学 | 第28-29页 |
·基于混沌的加密系统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超混沌系统的设计及其性能分析 | 第31-52页 |
·典型混沌系统和超混沌系统分析 | 第31-37页 |
·Lorenz系统 | 第31-33页 |
·Chen系统 | 第33-34页 |
·超混沌Lorenz系统 | 第34-36页 |
·超混沌Chen系统 | 第36-37页 |
·超混沌系统设计 | 第37-40页 |
·三维混沌系统 | 第37-39页 |
·四维超混沌系统 | 第39-40页 |
·超混沌系统性能分析 | 第40-46页 |
·系统的耗散性分析 | 第40页 |
·系统平衡点分析 | 第40-41页 |
·Lyapunov指数分析 | 第41-42页 |
·系统混沌吸引子分析 | 第42-46页 |
·基于VC平台的超混沌加密系统 | 第46-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4章 安全防卫系统设计 | 第52-75页 |
·系统整体设计 | 第52-53页 |
·USB2.0模块设计 | 第53-58页 |
·芯片选择及简介 | 第53-55页 |
·芯片接口模式以及端点配置 | 第55-58页 |
·系统固件设计 | 第58-62页 |
·基本固件框架 | 第59-60页 |
·固件程序设计 | 第60-62页 |
·USB驱动开发 | 第62-65页 |
·通用驱动程序设计 | 第62-63页 |
·固件下载驱动程序设计 | 第63-64页 |
·驱动程序配置 | 第64-65页 |
·上位机应用程序设计 | 第65-73页 |
·上位机实现功能 | 第65-66页 |
·上位机与USB通信 | 第66-71页 |
·上位机与FPGA交互 | 第71-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结论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