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 第7-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5页 |
| ·液晶与液晶显示技术 | 第13-14页 |
| ·蓝相液晶 | 第14-22页 |
| ·什么是蓝相液晶 | 第15-16页 |
| ·蓝相液晶的发现 | 第16-17页 |
| ·蓝相液晶的结构 | 第17-21页 |
| ·拓宽蓝相液晶的温宽 | 第21-22页 |
| ·蓝相液晶较普通液晶的优势 | 第22-23页 |
| ·蓝相液晶的应用前景 | 第23-24页 |
| ·论文结构 | 第24-25页 |
| 第二章 手性剂掺杂和聚合物网络对蓝相液晶光电特性的影响 | 第25-33页 |
| ·研究思路 | 第25页 |
| ·材料准备及光电特性测试系统搭建 | 第25-28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8-32页 |
| ·手性剂掺杂对蓝相液晶光电特性的影响 | 第28-30页 |
| ·聚合物网络对蓝相液晶光电特性的影响 | 第30-31页 |
| ·工作温度对蓝相液晶光电特性的影响 | 第31-32页 |
| ·结论 | 第32-33页 |
| 第三章 基于蓝相液晶的半透射半反射显示结构 | 第33-53页 |
| ·半透射半反射显示原理 | 第33页 |
| ·几种半透射半反射蓝相液晶显示结构 | 第33-35页 |
| ·一种新型 IPS 模式半透射半反射蓝相液晶显示结构 | 第35-43页 |
| ·设计思路 | 第35-36页 |
| ·IPS 模式半透半反显示的光学结构设计 | 第36-38页 |
| ·结构分析和优化 | 第38-40页 |
| ·电极各参数对结构光电特性的影响 | 第40-42页 |
| ·IPS 模式半透半反蓝相液晶显示小结 | 第42-43页 |
| ·一种改进后的 IPS 模式半透射半反射蓝相显示 | 第43-52页 |
| ·设计思路 | 第43-45页 |
| ·IP&FFS 模式蓝相液晶半透半反显示模式 | 第45-46页 |
| ·IP&FFS 半透半反显示模式结构优化 | 第46-50页 |
| ·无突起的 IP&FFS 模式蓝相液晶半透半反显示结构 | 第50-51页 |
| ·IP&FFS 驱动结构的半透半反蓝相液晶显示模式小结 | 第51-52页 |
| ·蓝相液晶半透半反显示模式小结 | 第52-53页 |
| 第四章 蓝相液晶透镜的设计和仿真 | 第53-66页 |
| ·液晶透镜的设计原理 | 第54-55页 |
| ·蓝相液晶透镜的设计和仿真 | 第55-58页 |
| ·蓝相液晶菲涅尔透镜 | 第58-65页 |
| ·菲涅尔透镜的原理和应用 | 第58-59页 |
| ·蓝相菲涅尔透镜设计原理与仿真 | 第59-62页 |
| ·蓝相液晶透镜制作与测试 | 第62-64页 |
| ·负性蓝相液晶透镜 | 第64-65页 |
| ·蓝相液晶透镜结论 | 第65-66页 |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66-67页 |
|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第66页 |
| ·后续研究工作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 附录 1 液晶显示基本原理 | 第70-76页 |
| 附录 2 液晶显示仿真软件 TECHWIZ LCD 设计流程 | 第76-81页 |
| 致谢 | 第81-8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82-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