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7页 |
| ·课题背景 | 第11-13页 |
| ·建筑与气候的关系 | 第11页 |
| ·城市微气候对建筑能耗的影响 | 第11-13页 |
| ·定量预测和评价城市微气候对建筑能耗的影响 | 第13页 |
| ·文献综述 | 第13-22页 |
| ·实验研究 | 第13-16页 |
| ·模拟研究 | 第16-21页 |
| ·总结和评价 | 第21-22页 |
| ·本课题主要工作 | 第22-27页 |
| ·研究目标 | 第22页 |
| ·研究思路 | 第22-25页 |
| ·主要工作 | 第25-27页 |
| 第二章 城市微气候模型ENVI-met的验证 | 第27-88页 |
| ·概述 | 第27页 |
| ·ENVI-met介绍 | 第27-46页 |
| ·主要特点 | 第27-30页 |
| ·数学模型简介 | 第30-37页 |
| ·版本4.0的主要改进 | 第37-43页 |
| ·缺点和局限性 | 第43-44页 |
| ·已有的应用和验证研究 | 第44-46页 |
| ·与MISKAM模型的对比 | 第46-57页 |
| ·算例说明 | 第47-48页 |
| ·结果分析 | 第48-57页 |
| ·与实验一的对比 | 第57-68页 |
| ·实验介绍 | 第57-59页 |
| ·模拟说明 | 第59-61页 |
| ·与实测结果的对比 | 第61-68页 |
| ·与实验二的对比 | 第68-86页 |
| ·实验介绍 | 第68-72页 |
| ·模拟说明 | 第72-75页 |
| ·与实测结果的对比 | 第75-86页 |
| ·本章小结 | 第86-88页 |
| 第三章 ENVI-met与EnergyPlus的耦合模拟 | 第88-114页 |
| ·概述 | 第88页 |
| ·EnergyPlus和BCVTB简介 | 第88-91页 |
| ·EnergyPlus简介 | 第88-90页 |
| ·BCVTB简介 | 第90-91页 |
| ·耦合模拟理论分析 | 第91-99页 |
| ·微气候影响建筑能耗的途径 | 第91-92页 |
| ·各影响因素的耦合策略 | 第92-99页 |
| ·耦合模拟的实现 | 第99-101页 |
| ·耦合模拟示例 | 第101-113页 |
| ·算例说明 | 第101-102页 |
| ·结果分析 | 第102-112页 |
| ·讨论 | 第112-113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3-114页 |
| 第四章 长时间尺度模拟方法的建立和验证 | 第114-144页 |
| ·概述 | 第114页 |
| ·模拟方法的建立 | 第114-134页 |
| ·建筑周围微气候数据特点分析 | 第114-115页 |
| ·建筑表面风速风压数据库的建立 | 第115-116页 |
| ·长时间尺度建筑周围平均空气温湿度的预测 | 第116-133页 |
| ·模拟方法和步骤 | 第133-134页 |
| ·模拟方法的验证 | 第134-141页 |
| ·验证方法 | 第134页 |
| ·结果分析 | 第134-141页 |
| ·长时间尺度和短时间尺度计算结果对比 | 第141-1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142-144页 |
| 第五章 模拟方法的初步应用研究 | 第144-156页 |
| ·概述 | 第144页 |
| ·应用一:不同地表类型对建筑冷负荷影响的评价 | 第144-146页 |
| ·算例说明 | 第144-145页 |
| ·结果分析 | 第145-146页 |
| ·应用二:不同街区空间形态对建筑冷负荷影响的评价 | 第146-150页 |
| ·算例说明 | 第146-148页 |
| ·结果分析 | 第148-150页 |
| ·应用三:不同建筑类型对室外微气候的敏感性分析 | 第150-155页 |
| ·算例说明 | 第151-153页 |
| ·结果分析 | 第153-1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155-156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156-160页 |
| 本文主要结论 | 第156-158页 |
| 本文创新点 | 第158-159页 |
| 未来研究展望 | 第159-1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160-169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69-171页 |
| 致谢 | 第171-172页 |
| 附录 | 第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