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10-27页 |
| ·植物雄性不育的研究概况 | 第10-11页 |
| ·植物雄性不育的概念 | 第10页 |
| ·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分类 | 第10-11页 |
| ·植物雄性不育的细胞学特征 | 第11-14页 |
| ·正常花药花粉粒发育的时期 | 第11-13页 |
| ·不育系花药组织和花药败育的关系 | 第13页 |
| ·玉米胞质雄性不育的细胞学特征 | 第13-14页 |
| ·表观遗传 | 第14-15页 |
| ·DNA甲基化的研究 | 第15-22页 |
| ·DNA甲基化的模式 | 第15-16页 |
| ·DNA甲基化转移酶 | 第16-17页 |
| ·DNA甲基化的生物学功能 | 第17-19页 |
| ·DNA甲基化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作用 | 第17-19页 |
| ·DNA甲基化维持基因组稳定的作用 | 第19页 |
| ·去甲基化 | 第19-20页 |
| ·DNA甲基化水平检测方法 | 第20-22页 |
| ·基因组总甲基化水平检测 | 第20-21页 |
| ·位点特异性DNA甲基化的检测方法 | 第21-22页 |
| ·研究基因差异表达的方法—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polymorphism,SRAP) | 第22-27页 |
| ·生物分子标记的发展 | 第22-23页 |
| ·SRAP(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的原理 | 第23页 |
| ·SRAP标记的引物设计 | 第23-24页 |
| ·SRAP标记的特点 | 第24页 |
| ·SRAP标记的应用 | 第24-27页 |
| ·遗传图谱构建 | 第24-25页 |
| ·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25页 |
| ·重要性状基因标记 | 第25-26页 |
| ·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 | 第26页 |
| ·基因组比较作图 | 第26-27页 |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7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7-35页 |
| ·试验材料 | 第27-28页 |
| ·实验方法 | 第28-35页 |
| ·石蜡切片 | 第28-29页 |
| ·DNA甲基化水平分析 | 第29-31页 |
| ·cDNA-SRAP分析 | 第31-35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5-57页 |
| ·小孢子发育的细胞学观察 | 第35-36页 |
| ·保持系18-599(红)的细胞形态学特征 | 第35页 |
| ·不育材料Al小孢子败育的特征 | 第35-36页 |
| ·不育材料A2小孢子败育的特征 | 第36页 |
| ·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分析 | 第36-45页 |
| ·基因组DNA的质量检测 | 第36-37页 |
| ·HLPC测定甲基化水平 | 第37-43页 |
| ·叶片DNA甲基化水平分析 | 第43页 |
| ·雄穗DNA甲基化水平分析 | 第43-45页 |
| ·不育材料cDNA-SRAP分析 | 第45-57页 |
| ·cDNA-SRAP差异表达分析 | 第46-47页 |
| ·差异片段的克隆测序与同源性分析 | 第47-54页 |
| ·不育材料A1、A2相似性分析 | 第54-57页 |
| ·差异片段的初步验证 | 第57页 |
| 4 讨论与结论 | 第57-62页 |
| ·不育材料A1、A2小孢子败育的特征 | 第57-58页 |
| ·不育材料基因组DNA甲基化分析 | 第58-59页 |
| ·不育材料的差异表达分析 | 第59-61页 |
| 结论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
| 图版 | 第68-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