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5页 |
缩略词 | 第15-16页 |
前言 | 第16-1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8-38页 |
第一节 暖季型草坪草种质资源评价 | 第18-20页 |
第二节 暖季型草坪草抗寒性的改良 | 第20-29页 |
Ⅰ 暖季型草坪草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20-26页 |
1 提高草坪草种子发芽率的方法 | 第20-21页 |
2 植物激素和生长调节剂在草坪草组织培养的作用 | 第21-22页 |
·生长素类 | 第21-22页 |
·细胞分裂素类 | 第22页 |
·激素的相互作用 | 第22页 |
3 暖季型草坪草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22-26页 |
Ⅱ 植物体细胞突变体 | 第26-29页 |
第三节 暖季型草坪草抗寒性机理及栽培调控的研究 | 第29-36页 |
1 草坪草抗寒的生理生化的变化 | 第29-32页 |
·草坪草抗寒的类型 | 第29-30页 |
·低温驯化的信号转导及其调控 | 第30-31页 |
·冷害的类型及其生理变化 | 第31-32页 |
·低温驯化过程中植物生理生化变化 | 第32页 |
2 肥料和生长调控对暖季型草坪草抗寒性的影响 | 第32-36页 |
·矿质营养对草坪草抗寒性的影响 | 第33-35页 |
·激素和生长调节剂对草坪草抗寒性的影响 | 第35-36页 |
第四节 问题与展望 | 第36-38页 |
第二章 中国假俭草种质资源草坪质量综合评价 | 第38-46页 |
1 前言 | 第3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8-3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9-44页 |
·中国假俭草坪用相关性状和综合草坪质量及其变异分析 | 第39-41页 |
·中国假俭草优良种质坪用性状及综合草坪质量的比较分析 | 第41-44页 |
·坪用价值 | 第41页 |
·花序密度 | 第41-42页 |
·花叶病毒抗性 | 第42-43页 |
·作为营养繁殖种源的综合草坪质量评价 | 第43页 |
·作为种子繁殖种源的优良假俭草种源综合草坪质量比较分析 | 第43-44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44-45页 |
5 小结 | 第45-46页 |
第三章 假俭草抗寒性的改良 | 第46-78页 |
第一节 假俭草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46-67页 |
前言 | 第46-47页 |
Ⅰ 提高假俭草种子发芽率的方法 | 第47-5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7-52页 |
·NaOH对假俭草种子发芽的影响 | 第47-48页 |
·H_2SO_4对假俭草种子发芽的影响 | 第48-49页 |
·KNO_3对假俭草种子发芽的影响 | 第49-50页 |
·温度、磨擦、种子贮藏的时间对假俭草种子发芽的影响 | 第50-51页 |
·种子储存的时间对假俭草种子发芽的影响 | 第51页 |
·黑暗和光照对假俭草种子发芽的影响 | 第51-52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52-53页 |
·假俭草种子打破休眠的方法 | 第52页 |
·假俭草种子休眠的原因 | 第52-53页 |
4 小结 | 第53-54页 |
Ⅱ 以侧芽为外植体的假俭草愈伤诱导和植株再生 | 第54-61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54-5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6-59页 |
·6-BA和NAA对侧芽生长的影响 | 第56页 |
·2,4-D和6-BA对侧芽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第56页 |
·光照强度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第56-58页 |
·不同激素对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 | 第58页 |
·不同激素对绿芽生长的影响 | 第58-59页 |
·试管苗生根和移栽 | 第59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59-60页 |
4 小结 | 第60-61页 |
Ⅲ 以种子为外植体的假俭草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 | 第61-67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61-6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2-65页 |
·2,4-D对诱导种子愈伤组织产生的影响 | 第62页 |
·不同浓度的KT对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 | 第62-63页 |
·不同激素对芽生长的影响亦不相同 | 第63页 |
·试管苗的生根和移栽 | 第63-65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65-66页 |
4 小结 | 第66-67页 |
第二节 假俭草体细胞抗寒突变体的筛选及其抗寒性鉴定 | 第67-78页 |
1 前言 | 第67-68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68-7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70-75页 |
·假俭草体细胞抗寒突变体的获得 | 第70-72页 |
·假俭草体细胞抗寒突变体植株苗期外部形态指标的观察和测量 | 第72-73页 |
·假俭草低温下体细胞突变体的抗寒性鉴定 | 第73-74页 |
·假俭草抗寒体细胞突变体SRAP分子鉴定 | 第74-75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75-76页 |
5 小结 | 第76-78页 |
第四章 假俭草抗寒性的调控 | 第78-120页 |
前言 | 第78-79页 |
第一节 氮肥对假俭草抗寒性和青绿期影响的研究 | 第79-86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79-8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80-83页 |
·尿素对假俭草枯黄、返青和青绿期的影响 | 第80-81页 |
·尿素对假俭草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81页 |
·尿素对假俭草叶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第81-82页 |
·尿素对假俭草叶中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第82页 |
·尿素对假俭草叶片电导率的影响 | 第82-83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83-85页 |
4 小结 | 第85-86页 |
第二节 磷肥对假俭草抗寒性和绿期的影响 | 第86-93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86-8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87-91页 |
·NaH_2PO_4对假俭草枯黄、返青和青绿期的影响 | 第87-88页 |
·NaH_2PO_4对假俭草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88页 |
·NaH_2PO_4对假俭草叶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第88-89页 |
·NaH_2PO_4对假俭草叶中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第89-90页 |
·NaH_2PO_4对假俭草叶片电导率的影响 | 第90-91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91页 |
4 小结 | 第91-93页 |
第三节 钾肥对假俭草抗寒性和绿期的影响 | 第93-100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93-9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94-97页 |
·硝酸钾对假俭草枯黄、返青和青绿期的影响 | 第94-95页 |
·硝酸钾对假俭草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95页 |
·硝酸钾对假俭草叶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第95-96页 |
·硝酸钾对假俭草叶中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第96页 |
·硝酸钾对假俭草叶片电导率的影 | 第96-97页 |
3 讨论与结论 | 第97-99页 |
4 小结 | 第99-100页 |
第四节 铁肥对假俭草抗寒性和绿期的影响 | 第100-107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100-10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01-104页 |
·EDTA-Fe对假俭草枯黄、返青和青绿期的影响 | 第101-102页 |
·EDTA-Fe对假俭草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102页 |
·EDTA-Fe对假俭草叶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第102页 |
·EDTA-Fe对假俭草叶中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第102-103页 |
·EDTA-Fe对假俭草叶片电导率的影响 | 第103-104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104-106页 |
4 小结 | 第106-107页 |
第五节 6-BA对假俭草绿期影响的研究 | 第107-114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107-10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08-111页 |
·6-BA对假俭草枯黄、返青和绿期的影响 | 第108-109页 |
·6-BA对假俭草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109-110页 |
·6-BA对假俭草叶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第110页 |
·6-BA对假俭草叶中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第110页 |
·6-BA对假俭草叶片电导率的影响 | 第110-111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111-113页 |
4 小结 | 第113-114页 |
第六节 B_9对假俭草抗寒性和绿期的影响 | 第114-120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114-115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115-118页 |
·B_9对假俭草枯黄、返青和青绿期的影响 | 第115-116页 |
·B_9对假俭草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116页 |
·B_9对假俭草叶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第116-117页 |
·B_9对假俭草叶中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第117页 |
·B_9对假俭草叶片电导率的影响 | 第117-118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118-119页 |
4 小结 | 第119-120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第120-123页 |
创新点 | 第123-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3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38-139页 |
致谢 | 第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