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图表清单 | 第9-11页 |
缩略词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9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7页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理论背景 | 第19-28页 |
·模型检测理论 | 第19-20页 |
·模型检测简介 | 第19-20页 |
·模型检测的过程 | 第20页 |
·状态爆炸问题 | 第20-21页 |
·模型检测工具 SPIN | 第21-26页 |
·SPIN 简介 | 第21-23页 |
·SPIN 工作原理 | 第23页 |
·SPIN 搜索算法 | 第23-24页 |
·线性时序逻辑 LTL | 第24-26页 |
·程序切片技术 | 第26-27页 |
·程序切片基本定义 | 第26页 |
·程序切片分类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Ada 并发程序切片研究与实现 | 第28-43页 |
·程序切片基本概念 | 第28-31页 |
·控制流图 | 第28-29页 |
·依赖关系 | 第29页 |
·程序依赖图 | 第29-30页 |
·系统依赖图 | 第30-31页 |
·Ada 并发程序表示 | 第31-34页 |
·基于 LTL 并发程序切片 | 第34-38页 |
·并发依赖定义 | 第34页 |
·并发任务间数据依赖的计算 | 第34-35页 |
·并发程序依赖图 CPDG 的构造 | 第35-36页 |
·并发依赖的性质 | 第36页 |
·基于 LTL 的切片准则 | 第36-37页 |
·并发程序切片算法 | 第37-38页 |
·实例分析 | 第38-39页 |
·并发程序切片系统实现 | 第39-42页 |
·程序切片系统的整体设计 | 第39-40页 |
·公共信息库 | 第40-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Ada 语言的 PROMELA 模型生成研究与实现 | 第43-63页 |
·Ada 语言标准 | 第43页 |
·PROMELA 语言 | 第43-48页 |
·语句的可执行性 | 第44页 |
·数据类型 | 第44-45页 |
·进程 | 第45页 |
·消息传递 | 第45-46页 |
·控制流语句 | 第46-48页 |
·Ada83 与 PROMELA 差异分析 | 第48-49页 |
·PROMELA 模型生成 | 第49-58页 |
·基本数据类型模型 | 第49页 |
·数组模型 | 第49-50页 |
·枚举类型模型 | 第50页 |
·记录类型模型 | 第50页 |
·创建类型和子类型模型 | 第50-51页 |
·变量作用域管理模型 | 第51-53页 |
·控制流结构模型 | 第53-55页 |
·并发支持 Task 机制模型 | 第55-57页 |
·子程序模型 | 第57-58页 |
·模型提取工具 AdaToSpin 的实现 | 第58-62页 |
·AdaToSpin 的整体设计 | 第58-59页 |
·AdaToSpin 的实现 | 第59-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实验及分析 | 第63-69页 |
·系统用户界面 | 第63-65页 |
·实验 | 第65-68页 |
·直接提取模型的模型检测 | 第65-67页 |
·基于程序切片的模型检测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全文总结 | 第69-70页 |
·研究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