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2页 |
·研究背景 | 第14-17页 |
·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 第14页 |
·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是“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原因 | 第14-15页 |
·医疗资源配置是松江区综合医改的重要内容 | 第15-17页 |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理论意义 | 第17页 |
·现实意义 | 第17-18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8-21页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技术路线图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医疗资源配置的内涵和理论基础 | 第22-38页 |
·医疗资源配置的相关概念及内涵 | 第22-27页 |
·医疗资源 | 第22-23页 |
·医疗资源配置的涵义 | 第23-24页 |
·医疗资源配置的分类和方式 | 第24-26页 |
·医疗资源配置的原则 | 第26-27页 |
·医疗资源配置理论基础 | 第27-31页 |
·公共产品理论 | 第27-28页 |
·医疗服务市场中罗默法则 | 第28-29页 |
·公平与效率理论 | 第29-31页 |
·国内外医疗资源配置研究状况 | 第31-38页 |
·国外医疗资源配置研究 | 第31-33页 |
·国内医疗资源配置研究 | 第33-36页 |
·国内外研究对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的启示 | 第36-38页 |
第三章 松江区医疗资源配置的现状分析 | 第38-61页 |
·松江区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第38-40页 |
·松江区基本情况概述 | 第38-39页 |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 第39-40页 |
·松江区医疗资源配置的需求分析 | 第40-45页 |
·人口状况 | 第40-44页 |
·居民健康状况 | 第44-45页 |
·松江区医疗资源配置供给分析 | 第45-57页 |
·医疗机构资源配置情况 | 第45-51页 |
·医疗人力资源配置情况 | 第51-54页 |
·医疗机构床位配置情况 | 第54-56页 |
·医疗财力资源配置情况 | 第56-57页 |
·松江区医疗资源配置状况整体分析 | 第57-61页 |
第四章 松江区医疗资源配置的要素评价 | 第61-72页 |
·松江区医疗资源配置的人力资源要素评价 | 第61-66页 |
·卫生技术人员的内部结构 | 第61-63页 |
·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配置 | 第63-64页 |
·卫生技术人员的医疗服务数量 | 第64-66页 |
·松江区医疗资源配置的床位资源要素评价 | 第66-69页 |
·医疗机构床位数分布 | 第66-67页 |
·各级医疗机构床位数配置 | 第67-68页 |
·医疗机构床位利用情况分析 | 第68-69页 |
·松江区医疗资源配置的财力资源要素评价 | 第69-71页 |
·门急诊均次费用和出院者平均医疗费用分析 | 第69页 |
·卫生筹资结构分析 | 第69-71页 |
·松江区医疗资源配置要素综合分析 | 第71-72页 |
第五章 松江区医疗资源配置的综合评价 | 第72-87页 |
·松江区医疗资源配置的公平性评价 | 第72-76页 |
·社会最优公共产品选择模型的假定与说明 | 第72-74页 |
·松江区医疗资源配置社会效用模型分析 | 第74-75页 |
·松江区医疗资源配置公平性的实际测度 | 第75-76页 |
·松江区医疗资源配置的效率性评价 | 第76-86页 |
·数据包络法(DEA)模型的选取 | 第77-78页 |
·DEA 方法的基本原理 | 第78-79页 |
·医疗资源配置效率的 DEA 分析 | 第79-83页 |
·医疗资源配置投影分析 | 第83-86页 |
·松江区医疗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和效率性 | 第86-87页 |
第六章 松江区医疗资源配置的问题分析 | 第87-92页 |
·医疗人力资源配置水平有待提高 | 第87-89页 |
·医疗人力资源配置不足 | 第87-88页 |
·医疗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 | 第88-89页 |
·街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配置水平不高 | 第89-90页 |
·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仍然不完善 | 第89页 |
·街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力资源配置水平不高 | 第89-90页 |
·医疗资源配置总量相对不足,结构不够合理 | 第90-91页 |
·医疗资源配置不能充分满足居民的医疗服务需求 | 第90页 |
·医疗机构的结构配置不完善 | 第90-91页 |
·政府在医疗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没有理清 | 第91-92页 |
·医疗保险对优化医疗配置资源作用发挥不够 | 第91页 |
·医疗资源配置调整机制不健全 | 第91-92页 |
第七章 完善松江区医疗资源配置的对策建议 | 第92-102页 |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提高医疗机构配置水平 | 第92-94页 |
·调整医疗资源配置结构,提高社区医疗服务能力 | 第92-93页 |
·建立灵活的编制政策,强化社区的人力资源配置 | 第93-94页 |
·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优势 | 第94页 |
·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实现医疗服务供给的多样化 | 第94-97页 |
·依据居民医疗服务需求,调整医疗机构布局 | 第95页 |
·加快老年护理机构建设,适应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 | 第95-96页 |
·适度开放医疗市场,支持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 | 第96-97页 |
·重视区域卫生规划,保证医疗资源合理配置 | 第97-99页 |
·重视区域医疗中心的功能发挥,实现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功能互动 | 第97-98页 |
·建立公立医院管理机构,加强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 | 第98页 |
·通过区域卫生规划,实现医疗资源配置与城市规划相协调 | 第98-99页 |
·进一步转换政府职责,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 第99-102页 |
·明确政府责任,实现医疗机构管办分开 | 第99-100页 |
·加强医疗卫生法制建设,深化卫生体制改革 | 第100页 |
·完善卫生筹资结构,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 | 第100-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5页 |
附录 | 第105-11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112-113页 |
致谢 | 第113-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