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离婚诉讼调解制度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一、 我国离婚诉讼调解制度的基本理论 | 第12-25页 |
(一) 离婚诉讼调解制度的基本内容 | 第12-15页 |
1. 离婚诉讼调解遵循的原则 | 第12-13页 |
2. 离婚诉讼调解的程序性特点 | 第13-14页 |
3. 调解书的法律效力 | 第14页 |
4. 离婚诉讼调解与诉讼中和解、判决的关系 | 第14-15页 |
(二) 离婚诉讼调解制度的重要价值 | 第15-18页 |
1. 减缓当事人的矛盾冲突并保护其权益 | 第15-16页 |
2.节约诉讼资源并增进法院的社会认同感 | 第16-17页 |
3. 实现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 | 第17-18页 |
(三) 不同历史时期的离婚诉讼调解制度 | 第18-21页 |
1. 新中国成立前的离婚诉讼调解制度 | 第18-19页 |
2. 新中国成立后的离婚诉讼调解制度 | 第19页 |
3. 现阶段我国的离婚诉讼调解制度 | 第19-21页 |
(四) 域外离婚诉讼调解制度的考察 | 第21-25页 |
1. 大陆法系的离婚诉讼调解制度 | 第21-22页 |
2. 英美法系的离婚诉讼调解制度 | 第22-23页 |
3. 域外离婚诉讼调解制度的启示 | 第23-25页 |
二、 我国离婚诉讼调解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第25-34页 |
(一) 离婚诉讼调解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5-30页 |
1. 诉讼参与主体具有不利于达成调解的因素 | 第25-26页 |
2. 调解制度的设计与离婚诉讼调解存在矛盾 | 第26-28页 |
3. 离婚诉讼调解制度在实务操作中弊端较多 | 第28-30页 |
(二) 离婚诉讼调解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30-34页 |
1. 相关立法缺失 | 第30-32页 |
2. 政策导向偏颇 | 第32页 |
3. 审判力量不足 | 第32页 |
4. 传统观念影响 | 第32-34页 |
三、 我国离婚诉讼调解制度的完善与改革 | 第34-42页 |
(一) 完善离婚诉讼调解制度的立法 | 第34-36页 |
1. 单独针对调解程序进行细化规定 | 第34页 |
2. 改革调审合一的审判模式 | 第34-35页 |
3. 树立诚信意识并取消当事人的反悔权 | 第35-36页 |
(二) 将创新的调解机制引入实务操作中 | 第36-39页 |
1. 增设婚姻调解员专职调解 | 第36-37页 |
2. 设立专门的离婚诉讼调解室 | 第37-38页 |
3. 加强与其他组织的协调与配合 | 第38页 |
4. 增强调解书的执行力 | 第38-39页 |
(三) 完善离婚诉讼调解法官的选任机制 | 第39-42页 |
1. 制定离婚诉讼调解法官的选任条件 | 第39-40页 |
2. 加强对法官职业道德的培训与考核 | 第40-41页 |
3. 定期对法官进行离婚诉讼调解技巧的培训 | 第41-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4页 |
附录 | 第44-4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