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研究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导言 | 第11-14页 |
(一)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二)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三)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一、 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表现及其特点 | 第14-28页 |
(一) 传统不正竞争行为在网络中的异化 | 第14-16页 |
1. 仿冒行为 | 第15页 |
2. 商业诋毁行为 | 第15-16页 |
3. 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 第16页 |
(二) 网络催生的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 | 第16-25页 |
1. 域名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 第16-19页 |
2. 网络链接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 第19-21页 |
3. 搜索引擎的不正当竞争 | 第21-23页 |
4. 网络广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 第23-25页 |
5. 网页设计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 第25页 |
(三) 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特征 | 第25-28页 |
1. 便捷性 | 第26页 |
2. 专业技术性 | 第26页 |
3. 跨国性 | 第26-27页 |
4. 隐蔽性 | 第27页 |
5. 成本低、危害大 | 第27-28页 |
二、 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法律规制的不足 | 第28-35页 |
(一) 缺少一般条款的规定 | 第28-29页 |
(二) 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列举不够 | 第29-30页 |
(三) 法律责任的规定不够完善 | 第30-31页 |
(四) 执法体制设计不够科学 | 第31-33页 |
1. 执法主体不明确 | 第31-32页 |
2. 权力配置混乱 | 第32-33页 |
(五) 缺少配套法律法规 | 第33-35页 |
三、 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相关立法及其启示 | 第35-45页 |
(一) 不正当竞争行为认定方面 | 第35-40页 |
1. 德国 | 第35-37页 |
2. 瑞士 | 第37页 |
3. 美国 | 第37-38页 |
4. 台湾 | 第38页 |
5. 日本 | 第38-39页 |
6. 启示 | 第39-40页 |
(二) 法律责任方面 | 第40-42页 |
1. 民事责任 | 第40-41页 |
2. 行政责任 | 第41-42页 |
3. 启示 | 第42页 |
(三) 执法机构方面 | 第42-43页 |
(四) 配套法律法规方面 | 第43-45页 |
1. 美国 | 第43-44页 |
2. 德国 | 第44-45页 |
四、 我国反网络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的完善 | 第45-51页 |
(一) 增加《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一般条款 | 第45-46页 |
(二) 增加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类型列举 | 第46页 |
(三) 增加网络不正当竞争法律责任的具体条款 | 第46-48页 |
1. 细化民事责任 | 第47页 |
2. 加大行政处罚力度 | 第47-48页 |
(四) 建立反不正当竞争执法的联动机制 | 第48页 |
(五) 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相关配套措施 | 第48-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附录A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