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0页 |
·引言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摄像测量的起源与发展 | 第14页 |
·基于人工标志点摄像测量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摄像测量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单相机标定与测量位移方法的研究 | 第20-37页 |
·引言 | 第20页 |
·相机标定模型 | 第20-23页 |
·小孔成像模型 | 第20-21页 |
·通用摄像机模型 | 第21-22页 |
·相机镜头畸变模型 | 第22-23页 |
·相机标定的张正友法 | 第23-26页 |
·投影模型 | 第24-25页 |
·求解标定参数 | 第25-26页 |
·参数优化 | 第26页 |
·平面圆心标定程序设计 | 第26-29页 |
·标定模板设计 | 第26-27页 |
·圆心检测方法 | 第27-28页 |
·圆心标定程序实现 | 第28-29页 |
·单目摄像测量位移原理 | 第29-30页 |
·单目摄像测量位移试验 | 第30-35页 |
·验证单目摄像测量精度的平移试验 | 第30-31页 |
·工业摄像机与单反相机测量精度对比分析 | 第31-33页 |
·相机标定方法对测量精度影响分析 | 第33-34页 |
·视场大小对测量精度影响分析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三章 快速数字图像相关方法的研究 | 第37-55页 |
·引言 | 第37页 |
·数字图像相关方法的基本原理 | 第37-41页 |
·位移模式的选择 | 第37-39页 |
·相关函数的选择 | 第39-40页 |
·搜索方法的选择 | 第40-41页 |
·基于 Harris 角点检测匹配的初值估计 | 第41-43页 |
·Harris 角点检测原理 | 第42-43页 |
·RANSAC 算法 | 第43页 |
·高效快速插值方法 | 第43-46页 |
·基于 Harris 角点检测匹配的快速数字图像相关算法仿真验证试验 | 第46-50页 |
·模拟散斑图的基本原理 | 第46-47页 |
·基于 Harris 角点检测匹配数字图像相关的仿真结果 | 第47-50页 |
·数字散斑相关方法测量变形试验 | 第50-53页 |
·验证数字散斑相关方法测量精度的平移试验 | 第50-52页 |
·数字散斑相关方法测量铝试件拉伸变形试验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四章 双目摄像测量三维变形的研究 | 第55-68页 |
·引言 | 第55页 |
·双目摄像测量的模型 | 第55-56页 |
·双目摄像测量系统标定方法 | 第56-57页 |
·基于标志点的匹配与三维重建 | 第57-58页 |
·标志点立体匹配 | 第57-58页 |
·三维重建 | 第58页 |
·数字图像相关的立体匹配与三维重建 | 第58-59页 |
·双目摄像测量三维变形试验 | 第59-67页 |
·验证双目摄像测量精度的平移试验 | 第59-62页 |
·基于标志点双目测量三维变形测量试验 | 第62-63页 |
·基于编码圆摄像测量三维全场变形试验 | 第63-64页 |
·基于数字散斑测量三维全场变形试验 | 第64-67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第五章 测量旋转叶片的双目摄像系统研究及试验 | 第68-81页 |
·引言 | 第68页 |
·静态桨叶变形测量 | 第68-71页 |
·基于标志点测量桨叶变形 | 第68-69页 |
·基于编码标志点测量桨叶全场变形 | 第69-71页 |
·基于散斑测量桨叶全场变形 | 第71-72页 |
·测量旋转叶片的双目摄像系统研究 | 第72-76页 |
·旋转风扇叶片变形测量 | 第76-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1-83页 |
·工作总结 | 第81页 |
·进一步工作展望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