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一、 绪言 | 第10-20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10-12页 |
1 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与不足 | 第10页 |
2 Web‐based Learning 的发展 | 第10-11页 |
3 混合式学习的提出 | 第11-12页 |
4 免费、易用软件——Moodle | 第12页 |
5 S 大学网络学院《毕业论文写作》课程的需要 | 第12页 |
(二)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 文献研究法 | 第13页 |
2 问卷调查法 | 第13页 |
3 访谈法 | 第13页 |
4 单组前后测 | 第13页 |
(四)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五) 混合式学习的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 对混合式学习定义的界定 | 第14页 |
2 对混合式学习的理论基础的研究 | 第14-15页 |
3 混合式学习模型的要素分析 | 第15页 |
4 混合式学习的课程设计 | 第15页 |
5 混合式学习的应用现状 | 第15-17页 |
(六) MOODLE 的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1 对 Moodle 的初步介绍 | 第17页 |
2 基于 Moodle 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的研究 | 第17-18页 |
3 关于利用 Moodle 进行网络教学的深化研究 | 第18页 |
4 关于 Moodle 二次开发的研究 | 第18页 |
5 全球的普及度 | 第18-19页 |
6 Moodle 在我国的应用 | 第19页 |
7 基于 Moodle 的写作课程的混合式学习的研究 | 第19-20页 |
二、 混合式学习概述 | 第20-29页 |
(一) 混合式学习的定义 | 第20-22页 |
1 混合式学习的背景 | 第20页 |
2 混合式学习的定义 | 第20-22页 |
(二) 混合式学习的理论基础 | 第22-25页 |
1 活动理论 | 第22-23页 |
2 后现代主义 | 第23-24页 |
3 教育传播理论 | 第24-25页 |
(三) 混合式学习模式 | 第25-29页 |
1 詹斯·波希恩(Josh Bersin)的混合学习过程 (如图 2): | 第25-26页 |
2 李克东教授提出的八个环节 | 第26-29页 |
三、 MOODLE 平台介绍 | 第29-32页 |
(一) MOODLE 的基本含义 | 第29页 |
(二) MOODLE 的功能模块划分 | 第29-30页 |
(三) MOODLE 的特点 | 第30-32页 |
1 免费性、开源性 | 第30页 |
2 Moodle 管理方便 | 第30页 |
3 实现资源的高度共享 | 第30页 |
4 实现在线实时、异步教学 | 第30-31页 |
5 实现教师和学生的个人知识管理 | 第31页 |
6 支持多样化的形成性评价 | 第31-32页 |
四、 基于 MOODLE 的混合式学习模式设计 | 第32-43页 |
(一) 基于 MOODLE 的混合式学习概述 | 第32-34页 |
(二) 前期分析 | 第34-37页 |
1 教学环境分析 | 第34页 |
2 学习者分析 | 第34-35页 |
3 教学目标分析 | 第35-36页 |
4 教学内容分析 | 第36-37页 |
(三) 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的设计 | 第37-42页 |
1 支持系统和教学环境 | 第37页 |
2 组织教学资源 | 第37-38页 |
3 组织教学活动 | 第38-42页 |
(四) 教学评价 | 第42-43页 |
五、 基于 MOODLE 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应用研究 | 第43-59页 |
(一) 英语毕业论文写作概述 | 第43-44页 |
1 英语毕业论文写作是一个创新的过程 | 第43页 |
2 英语毕业论文写作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 | 第43页 |
3 毕业论文写作是一个按规范写作的过程 | 第43-44页 |
(二) 应用研究基本介绍 | 第44页 |
(三) 《毕业论文写作》课程教学设计 | 第44-53页 |
1 被试学习者分析 | 第44-46页 |
2 教学目标和内容分析 | 第46-47页 |
3 教学活动设计 | 第47-49页 |
4 Moodle 中的内容呈现 | 第49-53页 |
5 评价 | 第53页 |
(四) 实验数据的分析及总结 | 第53-59页 |
1 教师的反馈意见 | 第53-54页 |
2 学生的反馈意见 | 第54-56页 |
3 结论 | 第56-57页 |
4 研究建议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附录 | 第61-65页 |
附录一 | 第61-62页 |
附录二 | 第62-63页 |
附录三 | 第63-64页 |
附录四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