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地方旅游事业论文

山区县域景观格局尺度效应研究

符号或缩略词说明第1-5页
目录第5-8页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3页
1 引言第13-24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3-14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4-22页
     ·景观生态学研究概述第14-15页
     ·景观格局分析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5-17页
     ·山地景观格局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7-18页
     ·景观格局尺度问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8-22页
   ·研究内容第22页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2-24页
2 研究区概况第24-26页
   ·地理位置第24页
   ·地形特征第24-25页
   ·气候特征第25页
   ·土壤和植被特征第25-26页
3 数据获取与处理第26-30页
   ·数据准备第26页
   ·遥感数据解译第26-28页
     ·分类方案的确定第26页
     ·影像数据的预处理第26-27页
     ·图像的分类处理第27-28页
   ·DEM 建立第28-30页
4 景观格局粒度效应分析第30-38页
   ·研究方法第30-31页
     ·数据源的预处理第30-31页
     ·粒度变换第31页
     ·景观格局指数选取第31页
     ·变异系数的计算第31页
   ·尺度对土地覆被类型面积的影响第31-33页
   ·尺度对景观格局指数的影响第33-36页
   ·景观格局指数在不同尺度下的变异特征第36-37页
   ·景观格局分析粒度的选择第37-38页
5 中性景观模型与真实景观一致性分析第38-46页
   ·SimMap 模型第38页
   ·真实景观概况第38-39页
   ·中性景观模型模拟景观第39-40页
   ·景观格局指数选取第40-41页
   ·真实景观与模拟景观的景观格局指数对比分析第41-45页
     ·景观水平指数对比分析第41-42页
     ·景观类型水平指数对比分析第42-45页
   ·中性景观模型与真实景观的关系第45-46页
6 基于 Lacunarity 指数的多尺度景观格局分析第46-54页
   ·空隙度指数第46-47页
   ·空隙度指数计算第47-48页
     ·计算方法第47-48页
     ·数据准备与处理第48页
   ·景观结构动态变化第48-50页
   ·空隙度分析第50-52页
     ·景观格局变化分析第50-52页
     ·特征尺度分析第52页
   ·景观格局的尺度依赖性第52-54页
7 基于三维景观格局指数的景观格局分析第54-63页
   ·研究数据处理第54-55页
   ·研究方法第55-57页
     ·坡度等级划分第55页
     ·宏观地形因子计算第55-56页
     ·景观格局指数选取第56-57页
     ·三维景观格局指数计算方法第57页
   ·研究结果与分析第57-61页
     ·微观地形分析第57-58页
     ·宏观地形分析第58-59页
     ·景观格局指数分析第59-61页
   ·地形对景观格局分析的影响第61-63页
8 结论与讨论第63-67页
   ·研究结论第63-64页
   ·研究讨论与展望第64-67页
参考文献第67-74页
致谢第74-75页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绩效实证研究
下一篇:栖霞山区耕地空间分布特征及优化调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