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绪论 | 第11-15页 |
1 基本概念界定与理论阐述 | 第15-18页 |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公平正义 | 第15页 |
·工伤保险 | 第15-16页 |
·农民工 | 第16页 |
·公平正义理论框架 | 第16-17页 |
·两个正义原则 | 第16页 |
·优先原则 | 第16-17页 |
·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原则 | 第17页 |
·罗尔斯的公平正义理论对农民工工伤保险发展的借鉴意义 | 第17-18页 |
2 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现状与问题 | 第18-24页 |
·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18-19页 |
·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建立 | 第18页 |
·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改革 | 第18页 |
·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发展 | 第18-19页 |
·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完善 | 第19页 |
·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现状 | 第19-20页 |
·沈阳市农民工的工伤保险政策 | 第20-21页 |
·沈阳市农民工工伤保险现状 | 第21-24页 |
·沈阳市农民工的基本情况 | 第21-22页 |
·沈阳市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发展情况 | 第22-24页 |
3 沈阳市农民工工伤保险公平缺失的问题及因素分析 | 第24-34页 |
·沈阳市农民工工伤保险公平缺失的主要问题 | 第24-27页 |
·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不完善 | 第24页 |
·农民工工伤保险参保率低 | 第24-25页 |
·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危害日益严重 | 第25页 |
·职业病维权的道路艰难 | 第25-26页 |
·农民工获得赔偿较难 | 第26页 |
·工伤保险的配套制度不完善 | 第26-27页 |
·沈阳市农民工工伤保险公平缺失的因素分析 | 第27-34页 |
·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 | 第27-28页 |
·立法责任的缺失 | 第28-30页 |
·政府公共职能的缺失 | 第30-32页 |
·企业逃保漏保现象严重,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 | 第32页 |
·农民工法律维权意识薄弱 | 第32-34页 |
4 完善沈阳市农民工工伤保险的途径与对策 | 第34-45页 |
·从实现公平角度优化管理体制 | 第34-36页 |
·改革户籍制度,还农民工以公平自由 | 第34页 |
·健全法律法规 | 第34-35页 |
·强化政府的公共职能 | 第35-36页 |
·逐步规范农民工的工伤保险管理体制 | 第36页 |
·扩大农民工工伤保险的覆盖范围以促进社会公平 | 第36-39页 |
·加强管理,强化企业的参保责任 | 第37页 |
·加强农民工的维权意识 | 第37-38页 |
·加大农民工工伤保险的宣传力度,提高参保率 | 第38-39页 |
·建立有效机制提高运行效率 | 第39-41页 |
·加强农民工工伤保险的保险基金管理 | 第39页 |
·科学设置工伤保险费率 | 第39-40页 |
·简化赔偿程序,采取“先行垫付”的做法 | 第40页 |
·科学认定工伤,建立工伤风险预警机制 | 第40-41页 |
·加强配套制度建设 | 第41-45页 |
·加强和完善农民工的就业制度 | 第41页 |
·建立和完善工伤保险的预防、监督和康复制度 | 第41-43页 |
·建立和完善工伤保险的激励和惩戒制度 | 第43-45页 |
结束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