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6页 |
·选题意义 | 第9-11页 |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现实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国内研究情况 | 第11-13页 |
·国外研究情况 | 第13-14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16页 |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 相关概念及其基础理论框架 | 第16-22页 |
·保障性住房 | 第16-17页 |
·多中心治理理论 | 第17-22页 |
2 SH 市保障性住房的供给现状 | 第22-27页 |
·SH 市保障性住房供给量不断增长 | 第22-23页 |
·SH 市保障性住房投资额不断增加 | 第23-25页 |
·SH 市保障性住房目标人群住房条件明显改善 | 第25-27页 |
3 SH 市保障性住房供给面临的问题 | 第27-31页 |
·SH 市保障性住房供给对象错位 | 第27页 |
·SH 市保障性住房供给总量不足 | 第27-28页 |
·SH 市保障性住房供给缺乏监管 | 第28-29页 |
·SH 市保障性住房供给资金不足 | 第29页 |
·SH 市部分保障性住房价格难以接受 | 第29-31页 |
4 SH 市保障性住房供给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1-36页 |
·SH 市政府职责不明晰 | 第31-33页 |
·SH 市保障性住房供给标准针对性不强 | 第31页 |
·SH 市保障性住房供给缺乏相关立法 | 第31-32页 |
·SH 市保障性住房价格和规划的监管不到位 | 第32页 |
·SH 市保障性住房投资主体比较单一 | 第32-33页 |
·SH 市市场供给机制不健全 | 第33-34页 |
·SH 市政府缺乏对保障性住房投入的鼓励政策 | 第33页 |
·SH 市保障性住房供给市场建设不规范 | 第33-34页 |
·SH 市社会各方在供给中参与度不够 | 第34-36页 |
·SH 市保障性住房供给参与渠道比较单一 | 第34页 |
·保障性住房相关信息披露不充分 | 第34页 |
·保障性住房政策参与的民主性不强 | 第34-36页 |
5 多中心治理模式下 SH 市保障性住房供给的对策选择 | 第36-41页 |
·健全政府职能发挥主导作用 | 第36-37页 |
·建立健全完善的保障性住房的相关法律法规 | 第36页 |
·建立健全多渠道的资金供给机制 | 第36-37页 |
·建立健全长效的保障性住房供给机制 | 第37页 |
·健全市场规范发挥促进作用 | 第37-39页 |
·加强对保障性住房市场的立法 | 第37-38页 |
·制定鼓励政策增加市场对保障性住房的投资 | 第38页 |
·加强对保障性住房价格和规划的的监督 | 第38-39页 |
·加强社会参与完善监督作用 | 第39-41页 |
·充分披露相关信息加强社会各方的监督作用 | 第39页 |
·增强社会各方的参与的民主性 | 第39-40页 |
·鼓励规范单位自建房以及合作建房 | 第40-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