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罪案件刑事和解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刑事和解概述与域外比较 | 第9-18页 |
第一节 刑事和解概述 | 第9-15页 |
一、 刑事和解的内涵和特征 | 第9-10页 |
二、 刑事和解的性质分析 | 第10-12页 |
三、 刑事和解与相关制度之辨析 | 第12-15页 |
第二节 刑事和解的域外立法与实践 | 第15-18页 |
一、 大陆法系的刑事和解制度 | 第15-16页 |
二、 英美法系的刑事和解制度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我国重罪案件刑事和解中的法律问题 | 第18-24页 |
第一节 我国刑事和解的立法与司法现状 | 第18-20页 |
第二节 我国重罪案件刑事和解中的争议问题分析 | 第20-24页 |
一、 重罪案件刑事和解与罪刑法定原则是否相违背 | 第21-22页 |
二、 重罪案件刑事和解是否等于“花钱买刑” | 第22-24页 |
第三章 重罪案件刑事和解的正当性 | 第24-31页 |
第一节 重罪案件刑事和解的三个理论基础 | 第24-25页 |
一、 平衡理论 | 第24页 |
二、 叙说理论 | 第24-25页 |
三、 恢复正义理论 | 第25页 |
第二节 重罪案件刑事和解的法律依据 | 第25-26页 |
第三节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提供了政策保障 | 第26-27页 |
第四节 中国传统和合文化是思想文化基础 | 第27-28页 |
第五节 重罪案件刑事和解的经济学价值 | 第28-29页 |
一、 帕累托效率标准 | 第28页 |
二、 重罪案件刑事和解的诉讼效益分析 | 第28-29页 |
第六节 重罪案件刑事和解的实践价值 | 第29-31页 |
一、 有利于化解矛盾,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 第29页 |
二、 有利于降低司法运行成本,提高诉讼效率 | 第29-30页 |
三、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和司法上的民主观念 | 第30-31页 |
第四章 我国重罪案件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 | 第31-39页 |
第一节 重罪案件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 | 第31-33页 |
一、 “重罪”与“轻罪”的划分 | 第31-33页 |
二、 重罪案件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 | 第33页 |
第二节 重罪案件刑事和解的适用条件 | 第33-35页 |
一、 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 第34页 |
二、 以双方当事人自愿为前提 | 第34页 |
三、 被告人自愿认罪并真诚悔罪 | 第34页 |
四、 被告人积极弥补受害人的精神伤害和物质损失 | 第34页 |
五、 必须有司法机关的参与 | 第34-35页 |
第三节 重罪案件刑事和解的模式选择 | 第35页 |
第四节 重罪案件刑事和解的适用阶段 | 第35-36页 |
第五节 重罪案件刑事和解的主持机关 | 第36-37页 |
第六节 和解协议的内容与生效 | 第37页 |
第七节 相关配套设施的建立和完善 | 第37-39页 |
一、 建立事后审查机制 | 第37-38页 |
二、 建立和完善社区矫正制度 | 第38页 |
三、 建立被害人保护国家补偿制度 | 第38-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