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境行政听证制度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1 绪论 | 第8-15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理论意义 | 第8-9页 |
| ·现实意义 | 第9页 |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9-12页 |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9-10页 |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0-12页 |
|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2 环境行政听证制度的基础理论 | 第15-24页 |
| ·环境行政听证制度的核心概念 | 第15-16页 |
| ·环境行政听证制度的法理基础 | 第16-19页 |
| ·行政法治理论 | 第17页 |
| ·环境公开理论 | 第17-18页 |
| ·环境正义理论 | 第18页 |
| ·环境安全理论 | 第18-19页 |
| ·环境秩序理论 | 第19页 |
| ·环境行政听证制度的法律价值 | 第19-24页 |
| ·程序上的价值 | 第19-21页 |
| ·实体上的价值 | 第21-24页 |
| 3 我国环境行政听证制度的问题分析 | 第24-29页 |
| ·缺乏统一的行政听证程序法律体系 | 第24-25页 |
| ·环境行政听证权的救济手段单一 | 第25页 |
| ·听证的适用范围狭窄 | 第25-26页 |
| ·具体的听证规则设计不合理 | 第26-27页 |
| ·听证主持人制度不完善 | 第26页 |
| ·参与者的遴选缺乏代表性 | 第26-27页 |
| ·缺乏充足的物质基础 | 第27页 |
| ·“重实体,轻程序”的落后法治观念 | 第27-28页 |
| ·公众参与环境听证的意识淡薄 | 第28-29页 |
| 4 我国环境行政听证制度的完善对策 | 第29-36页 |
| ·法律体制的完善 | 第29-31页 |
| ·建立规范的环境行政程序法律体系 | 第29页 |
| ·完善环境行政听证权的救济途径 | 第29-30页 |
| ·立法中扩大听证的适用范围 | 第30-31页 |
| ·听证规则的完善 | 第31-34页 |
| ·完善环境行政听证主持人制度 | 第31-33页 |
| ·确保听证参与人的代表性 | 第33页 |
| ·提高听证适用形式的灵活性 | 第33-34页 |
| ·设立环境行政听证专项基金 | 第34页 |
| ·观念意识的完善 | 第34-36页 |
| ·培养程序与实体并重的法治观念 | 第34页 |
| ·提高公众的环境参与意识 | 第34-36页 |
| 5 结语 | 第36-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 个人简介 | 第39-40页 |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