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1 绪论 | 第8-11页 |
| ·选题的目的 | 第8页 |
| ·选题的意义 | 第8-9页 |
| ·理论意义 | 第8页 |
| ·现实意义 | 第8-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9页 |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9-11页 |
| 2 我国环境纠纷行政调解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第11-19页 |
| ·环境纠纷行政调解的涵义与特点分析 | 第11-13页 |
| ·环境纠纷行政调解之涵义解析 | 第11页 |
| ·环境纠纷行政调解的特点 | 第11-13页 |
| ·环境纠纷行政调解的必要性分析 | 第13-15页 |
| ·有利于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 | 第14页 |
| ·维护公民环境权益 | 第14-15页 |
| ·能有效缓解司法压力 | 第15页 |
| ·环境纠纷行政调解的可行性分析 | 第15-19页 |
| ·我国具备环境纠纷行政调解的思想基础 | 第15-16页 |
| ·我国具备环境纠纷行政调解的理论基础 | 第16-17页 |
| ·我国具备环境纠纷行政调解的实践基础 | 第17-19页 |
| 3 我国环境纠纷行政调解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19-25页 |
| ·环境纠纷行政调解存在的问题 | 第19-22页 |
| ·缺乏统一的法律规范 | 第19-20页 |
| ·缺乏特定的行政调解机构和调解人员 | 第20-21页 |
| ·调解程序不具体,可操作性差 | 第21页 |
| ·环境纠纷行政调解协议的效力不确定 | 第21-22页 |
| ·环境纠纷行政调解的问题所产生的原因 | 第22-25页 |
| ·经济发展优先观念的影响 | 第23页 |
| ·环境纠纷行政调解人员素质不高 | 第23页 |
| ·当事人对行政调解机关具有畏惧心理 | 第23-25页 |
| 4 完善我国环境纠纷行政调解的建议 | 第25-34页 |
| ·环境纠纷行政调解的立法完善 | 第25-31页 |
| ·制定统一的环境纠纷行政调解法律 | 第25-27页 |
| ·确立环境纠纷行政调解的基本原则 | 第27-28页 |
| ·确定环境纠纷行政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 | 第28-29页 |
| ·规范环境纠纷行政调解的范围 | 第29-30页 |
| ·明确环境纠纷行政调解程序 | 第30-31页 |
| ·完善环境纠纷行政调解制度与其他纠纷解决机制的衔接 | 第31-32页 |
| ·环境纠纷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的衔接 | 第31页 |
| ·环境纠纷行政调解与民事诉讼的合理衔接 | 第31-32页 |
| ·建立环境纠纷行政调解有效运行机制 | 第32-34页 |
| ·建立调解人员责任追究制度 | 第32页 |
| ·建立环境纠纷行政调解相关的奖惩制度 | 第32-34页 |
| 5 结束语 | 第34-35页 |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 个人简介 | 第37-38页 |
| 致谢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