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水下机器人特性分析及其控制方法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29页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2页
   ·水下机器人的发展历史、现状和未来趋势第12-21页
   ·水下机器人控制方法综述第21-23页
   ·水下机器人容错控制的研究现状第23-26页
     ·水下机器人传感器故障的容错控制研究现状第24-25页
     ·水下机器人推进器故障的容错控制研究现状第25-26页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工作第26-29页
第2章 水下机器人六自由度空间运动方程第29-40页
   ·引言第29页
   ·坐标系的选取第29-31页
     ·固定坐标系第29-30页
     ·运动坐标系第30-31页
   ·坐标变换第31页
   ·水下机器人运动的分解第31-33页
     ·水平面运动第32页
     ·垂直面运动第32-33页
   ·水下机器人在合力作用下的空间运动表达式第33-34页
   ·水下机器人在水中所受到的合外力(力矩)第34-36页
     ·重力和浮力第35页
     ·水动力第35-36页
     ·推力第36页
   ·水下机器人六自由度空间运动方程第36-39页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3章 水动力系数的研究第40-60页
   ·引言第40-41页
   ·格林公式第41-42页
   ·速度势方程的建立第42-50页
     ·无载体情况下速度势的分布第44-46页
     ·有载体情况下速度势的分布第46-50页
   ·速度势方程的求解方法及水动力系数分析第50-59页
     ·格林函数方法和格林函数的构造第51-56页
     ·速度势函数的数值解法第56-57页
     ·水动力系数的计算公式及相关分析第57-59页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4章 水下机器人的鲁棒H∞控制第60-75页
   ·引言第60页
   ·AUV 的航向鲁棒 H∞控制器设计第60-67页
     ·AUV 水平面运动模型第60-61页
     ·基于观测器的鲁棒 H∞控制器的设计第61-65页
     ·仿真研究第65-67页
   ·AUV 的潜深控制器设计第67-74页
     ·AUV 垂直面运动模型第67-69页
     ·潜深控制器的设计第69-71页
       ·控制自由第69-71页
       ·控制受限第71页
     ·仿真研究第71-74页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5章 基于 LMI 的水下机器人的H∞容错控制第75-89页
   ·引言第75页
   ·水下机器人故障常见形式及数学描述第75-77页
     ·执行器故障的数学描述第75-76页
     ·传感器故障数学描述第76-77页
   ·H∞容错控制器的设计第77-81页
   ·仿真研究第81-88页
   ·本章小结第88-89页
第6章 基于反馈线性化的水下机器人保性能容错控制第89-99页
   ·引言第89页
   ·微分几何和拓扑知识第89-90页
   ·反馈线性化理论第90-92页
     ·输入—状态线性化第90页
     ·输入—输出线性化第90-92页
   ·水下机器人的保性能容错控制器设计第92-97页
   ·仿真研究第97-98页
   ·本章小结第98-99页
第7章 带有故障诊断观测器的水下机器人的容错控制第99-112页
   ·引言第99页
   ·问题描述第99-100页
   ·故障诊断观测器设计第100-103页
   ·带有故障诊断观测器的容错控制器的设计第103-106页
   ·仿真研究第106-111页
   ·本章小结第111-112页
结论第112-114页
参考文献第114-12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24-125页
致谢第125页

论文共12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络游戏外挂代练行为的刑法学分析
下一篇:基于AR-TAR-GARCH模型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