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11页 |
第一章 教育机会平等的理念 | 第11-15页 |
一、 西方关于教育机会均等理论概念的历史演变 | 第11-12页 |
二、 教育机会平等的界定 | 第12-15页 |
第二章 我国基础教育机会平等的发展现状 | 第15-23页 |
一、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在实现教育机会平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 第15页 |
二、 我国基础教育机会不平等的现实存在及其形成原因 | 第15-23页 |
(一) 基础教育的入学机会的不平等及其形成原因 | 第16-18页 |
1. 不同地区适龄儿童入学机会的不平等及其形成原因 | 第16-17页 |
2. 女童的入学机会不平等及其形成原因 | 第17-18页 |
(二) 基础教育过程中的机会不平等及其形成原因 | 第18-20页 |
1. 提供给学生的教育条件(城乡差别、重点非重点的差别、教师素质、教育环境等的差别)的不平等 | 第18-19页 |
2. 教育机会不平等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表现在教育条件的不平等,而且还表现在教育过程中的不公平 | 第19-20页 |
(三) 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平衡、高考分数的错位倾斜、地区分数的差异、高考舞弊与教育腐败造成的基础教育结果的机会不平等 | 第20-23页 |
第三章 促进基础教育机会平等的措施 | 第23-31页 |
第四章 教育机会平等及其它 | 第31-33页 |
一、 关于教育机会平等问题的哲学思考 | 第31页 |
二、 关于基础教育机会平等中,平等与效率的关系 | 第31页 |
三、 关于实施教育机会平等的对策中的“度”的问题 | 第31-33页 |
结束语 | 第33-34页 |
参考资料 | 第34-36页 |
致谢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