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论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以损害赔偿为视角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引言第10-13页
第一章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概述第13-18页
 一、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及与刑事赔偿的区别第13-14页
  (一)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界定第13-14页
  (二) 刑事附带民事损害赔偿与刑事赔偿的区别第14页
 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性质第14-15页
 三、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价值第15-18页
  (一) 安抚补偿被害人心理创伤第16页
  (二) 减少被害人的诉累第16-17页
  (三) 维护法律权威,促进社会稳定第17-18页
第二章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比较研究第18-23页
 一、“附带式”诉讼模式具体制度第18-20页
  (一) 法国第18-19页
  (二) 德国第19-20页
  (三) 我国台湾地区第20页
 二、“平行式”诉讼模式具体制度第20-21页
 三、两种诉讼模式评价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第21-23页
  (一) “附带式”诉讼模式评价第21-22页
  (二) “平行式”诉讼模式评价第22页
  (三) 两种诉讼模式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第22-23页
第三章 我国现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审视第23-29页
 一、法律规范之间缺乏协调性第23-24页
  (一) 刑事立法规定的赔偿范围模糊且相互矛盾第23页
  (二) 刑事立法与民事立法在赔偿范围与赔偿原则上相矛盾第23-24页
 二、赔偿范围存在局限性第24-25页
  (一) 否定精神损害赔偿第24-25页
  (二) 否定侵犯财产案件中的损害赔偿第25页
 三、赔偿标准存在不一致性第25-26页
 四、民事执行激励机制缺失第26-27页
 五、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缺失第27-29页
  (一) 国家补偿制度缺失对被害人的影响第28页
  (二) 国家补偿制度缺失对社会的影响第28-29页
第四章 完善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思考第29-44页
 一、平衡法律体系内部冲突第29-30页
 二、扩张民事赔偿范围第30-34页
  (一) 支持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第30-33页
  (二) 扩大“物质损失”范围第33-34页
 三、完善赔偿标准第34-36页
  (一) 人身损害赔偿标准的理论依据第34-35页
  (二) 人身损害赔偿标准的完善第35-36页
 四、附带民事损害赔偿与刑罚相结合第36-40页
  (一) “赔钱减刑”的法理分析第37-38页
  (二) 民事赔偿作为法定“应当”量刑情节的依据第38-39页
  (三) “辩诉交易”制度在我国的积极意义第39-40页
 五、建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第40-44页
  (一) 建立国家补偿制度的理论依据第40-41页
  (二) 建立国家补偿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第41-42页
  (三) 我国建立国家补偿制度的几点建议第42-44页
结论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案外人申请再审制度研究
下一篇: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在我国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