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刑事侦查学(犯罪对策学、犯罪侦查学)论文--预审学论文

浅析测谎结论的证据价值--以刑事诉讼为视角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引言第9-11页
第一章 测谎技术之历史沿革及域外考察第11-18页
 第一节 测谎技术之历史沿革第11-14页
  一、古代的测谎技术第11-12页
  二、近代的测谎技术第12-13页
  三、现代的测谎技术第13页
  四、当代测谎技术的新发展第13-14页
 第二节 测谎结论适用之域外考察第14-18页
  一、基本上持肯定态度的国家第14-16页
  二、基本上持否定态度的国家第16-17页
  三、两种态度形成的原因分析第17-18页
第二章 测谎的概念、原理和方法第18-28页
 第一节 测谎的概念第18页
 第二节 测谎的原理第18-24页
  一、测谎技术的心理学原理第19-22页
  二、测谎技术的生理学机制第22-23页
  三、测谎的一般原理第23-24页
 第三节 测谎的方法和步骤第24-28页
  一、测谎的方法第24-25页
  二、测谎的步骤第25-28页
第三章 测谎结论在我国的运用及争议第28-42页
 第一节 测谎结论在我国应用的价值第28-31页
  一、现代测谎技术在我国的运用第28页
  二、测谎结论的积极作用第28-30页
  三、测谎结论价值在法律中的体现第30-31页
 第二节 测谎结论运用的局限性第31-34页
  一、测谎结论存在错误引导的风险第31-32页
  二、测谎证据的运用带来了对于人权的冲击第32-33页
  三、测谎证据的运用引发相关伦理道德问题第33页
  四、测谎结论在我国应用中的突出问题第33-34页
 第三节 测谎结论的证据法定位第34-39页
  一、关于技术性问题的评析第35-36页
  二、关于测谎结论价值判断的评析第36-39页
 第四节 测谎结论的证据属性第39-42页
  一、测谎结论在我国法定证据种类中的归属第39-40页
  二、测谎结论在证据学理解释分类上的归属第40-42页
第四章 测谎程序和测谎结论运用的规范化构想第42-47页
 第一节 确立测谎结论的证明力规则第42-43页
  一、测谎证据证明力自由评判规则第42页
  二、测谎结论的有限采用规则第42-43页
  三、唯测谎证据不得定罪规则第43页
 第二节 测谎证据技术规范制度建设第43-44页
  一、建立测谎员的行业标准第43-44页
  二、建立统一规范的测谎操作规程和测谎鉴定标准第44页
  三、明确测谎技术的适用对象第44页
 第三节 测谎证据诉讼程序制度建设第44-47页
  一、建立客观中立的鉴定体制第45页
  二、建立测谎证据启动的自愿原则第45-46页
  三、建立测谎结论的生成规则第46页
  四、建立测谎证据调查质证制度第46-47页
注释第47-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后记第52-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授权立法制度研究
下一篇:论犯罪的生物学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