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数+量+形”结构研究
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关于“数+量+形”结构 | 第8-13页 |
·前人关于量词修饰形容词的研究 | 第9-11页 |
·关于“数+量+形”结构的研究 | 第11-13页 |
·前人研究的不足 | 第13-15页 |
·本文研究视角及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2. “数+量+形”结构内部成分分析 | 第16-28页 |
·“数量形”结构的基本描写 | 第16页 |
·“数量形”结构中的数词类型 | 第16-18页 |
·数词为“一”的“数量形”结构 | 第17页 |
·数词为其他的“数量形”结构 | 第17-18页 |
·“数量形”结构中的量词类型 | 第18-21页 |
·前人关于量词的分类 | 第18-19页 |
·本文关于量词的分类 | 第19-20页 |
·量词特点 | 第20页 |
·计量方式 | 第20-21页 |
·“数量形”结构中的形容词类型 | 第21-24页 |
·形容词性质 | 第21-22页 |
·形容词特点 | 第22-24页 |
·音节特征 | 第23页 |
·模糊性特征 | 第23页 |
·无标记形容词 | 第23-24页 |
·量词和形容词的双向制约机制 | 第24-28页 |
·语音制约机制 | 第24-25页 |
·语义制约机制 | 第25页 |
·语境制约机制 | 第25-26页 |
·认知选择机制 | 第26-28页 |
3. “数+量+形”结构的句法功能研究 | 第28-38页 |
·句法功能 | 第28-33页 |
·度量数量形结构句法功能 | 第28-30页 |
·可充当定语 | 第29页 |
·可充当谓语 | 第29页 |
·可充当补语 | 第29-30页 |
·可以做小句 | 第30页 |
·非度数量形结构句法功能 | 第30-33页 |
·可充当主语 | 第31页 |
·可充当宾语 | 第31页 |
·可充当谓语 | 第31-32页 |
·可充当定语 | 第32页 |
·可充当状语 | 第32页 |
·可充当补语 | 第32-33页 |
·可以做小句 | 第33页 |
·由数量形结构组成的句法分布 | 第33-35页 |
·可用在“有、到”后 | 第33-34页 |
·数量形结构在“有”后面 | 第33-34页 |
·数量形结构在“到”后面 | 第34页 |
·可用在“才 | 第34-35页 |
·数量形结构可出现的句式 | 第35-37页 |
·存现句 | 第35页 |
·被字句 | 第35-36页 |
·双宾句 | 第36页 |
·兼语句 | 第36-37页 |
·把字句 | 第37页 |
·制约句法功能的语法特点 | 第37-38页 |
4. “数+量+形”结构的修辞特点 | 第38-43页 |
·数量形结构的形象性研究 | 第38-39页 |
·数量形结构的具象性研究 | 第39-40页 |
·数量形结构的简洁性研究 | 第40-41页 |
·数量形结构的情感性研究 | 第41-43页 |
5. “数+量+形”结构成因探讨 | 第43-46页 |
·形容词的量性特征 | 第43-44页 |
·语言表达的修辞需要 | 第44-46页 |
6. 总结 | 第46-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