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饲料作物、牧草论文

牧草与饲料作物种植系统的干物质生产性能和生产效益评价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引言第10-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19页
 1 南方农区发展饲草生产的意义第11-13页
   ·饲草生产的必要性第11-12页
   ·饲草生产的综合效益第12页
   ·南方农区发展饲草生产的可行性第12-13页
 2 常见牧草和饲料作物及其利用情况第13-15页
   ·多花黑麦草生产及利用现状第13-14页
   ·青贮玉米及其利用现状第14-15页
   ·热带牧草及其利用现状第15页
 3 饲草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第15-17页
   ·新品种少、品种退化现象严重第15页
   ·栽培、管理技术缺乏第15-16页
   ·牧草种植模式单一第16-17页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7-19页
第二章 几种热带禾本科牧草的生产性能评价第19-27页
 1 材料和方法第19-21页
   ·试验地概况第19-20页
   ·试验材料和方法第20页
   ·试验设计第20页
   ·测定项目和方法第20-21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1-24页
   ·株高的变化第21页
   ·分蘖数的变化第21-22页
   ·干物质产量的变化第22-23页
   ·IVDMD的变化第23-24页
 3 讨论第24-27页
第三章 不同品种多花黑麦草的生产性能评价第27-35页
 1 材料和方法第27-29页
   ·试验地概况第27-28页
   ·试验材料和方法第28页
   ·试验设计第28页
   ·测定项目和方法第28页
   ·统计分析第28-2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9-33页
   ·株高的变化第29页
   ·再生速度的变化第29-30页
   ·干物质产量的变化第30-32页
   ·IVDMD的变化第32-33页
 3 讨论第33-35页
第四章 播期及氮肥对青贮玉米生产性能的影响第35-4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5-37页
   ·试验地概况第35-36页
   ·供试材料第36页
   ·试验设计第36页
   ·测定项目和方法第36页
   ·统计分析第36-3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7-43页
   ·不同生长时期株高、活叶数、死叶数和根冠比的变化第37-39页
   ·不同生长时期干物质产量的变化第39-41页
   ·总碳氮含量、粗蛋白含量和IVDMD第41-43页
 3 讨论第43-45页
第五章 饲草生产系统模式及效益分析第45-49页
 1 生产系统总干物质产量第45-46页
 2 冷、暖季型饲草的时空配置第46页
 3 经济和生态效益分析第46-47页
 4 讨论第47-49页
第六章 综合讨论与结论第49-53页
 1 综合讨论第49-51页
 2 结论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新课程理念的生物课堂交往生态的研究
下一篇:治理视野中我国公立医院体制改革研究--以无锡为个案